一种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4842发布日期:2023-09-02 18: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越来越受大家关注。除了动力电池的性能问题,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极为受到驾驶用户的重视。

2、目前,常规的隔热装置通常用隔热件将电池包阻隔或包裹起来,如专利cn212810394u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热失控复合结构的隔热结构,对电池包内的电池模组设置模组顶部隔热结构、模组间隔热结构、模组前端隔热结构,对电池模组内电芯热失控后热扩散造成的喷发可以在长时间内加以控制,从而实现延缓热失控蔓延时间,达到长时间热失控防护的目的。并且确保电池不喷发火焰出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可以保护乘客安全撤离。

3、然而,上述现有的隔热装置虽然隔热效果较好,但是不利于电池包内部散热,容易引发爆炸或着火,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隔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热装置虽然隔热效果较好,但是不利于电池包内部散热,容易引发爆炸或着火,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装置,包括:

4、隔热箱,所述隔热箱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电池单元的密封腔体,所述隔热箱的框壁内部形成有进气通道和换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隔热箱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的一端口与所述隔热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换气通道的另一端口与所述隔热箱的外部连通。

5、换气单元,所述换气单元与所述换气通道连通,以用于控制所述隔热箱的外部气流向其内部流动。

6、进一步的,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架体,所述至少两个架体间隔分布且均设于所述隔热箱内侧底部,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当所述电池单元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上时,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隔热箱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流动的流通空间。

7、进一步的,所述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卡接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隔热箱内侧底部,所述卡接板设于所述底板,所述卡接板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

8、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的卡接槽。

9、进一步的,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进风件,所述进风件的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进风件设于所述隔热箱内,所述进风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端口连通,所述进风件的另一端口用于气流流入所述隔热箱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进风件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头和进风管,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隔热箱连接且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端口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口用于将气流导入所述隔热箱内部。

11、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沿其轴向开设有多组透气孔组,每组所述透气孔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进风管周向均匀布设的通孔。

12、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热箱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有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箱体的一外壁开设有用于放入或拿出所述电池单元的安装口,所述盖体密封拆卸式设于所述安装口。

13、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包括相互依次连通的至少两根管体。

14、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包括至少三根管体,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宽度方向一致,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高度方向一致。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隔热箱和换气单元等零部件,可通过所述换气单元控制所述隔热箱的内部气流流动,且由于气流可从所述进气通道不断进入,并从所述换气通道不断送出,气流始终是从所述隔热箱的外部向其内部流动,因此,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电池单元的热量不会传递到所述隔热箱外部的电池单元上,且所述隔热箱的内部热量只能通过所述换气单元排出至指定位置,不会对其他的电池单元造成损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隔热装置不但隔热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电池包内部散热,不容易引发爆炸或着火,较为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架体,所述至少两个架体间隔分布且均设于所述隔热箱内侧底部,所述至少两个架体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当所述电池单元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架体上时,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隔热箱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气流流动的流通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和卡接板,所述底板设于所述隔热箱内侧底部,所述卡接板设于所述底板,所述卡接板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板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承接所述电池单元的卡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装置还包括进风件,所述进风件的两端开口且内部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进风件设于所述隔热箱内,所述进风件的一端口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端口连通,所述进风件的另一端口用于气流流入所述隔热箱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件包括相互连通的连接头和进风管,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隔热箱连接且与所述进气通道位于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端口连通,所述进风管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口用于将气流导入所述隔热箱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沿其轴向开设有多组透气孔组,每组所述透气孔组均包括多个沿所述进风管周向均匀布设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箱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隔热箱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内部形成有所述密封腔体,所述箱体的一外壁开设有用于放入或拿出所述电池单元的安装口,所述盖体密封拆卸式设于所述安装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包括相互依次连通的至少两根管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包括至少三根管体,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长度方向一致,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宽度方向一致,至少一根所述管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隔热箱的高度方向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装置,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隔热箱和换气单元。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隔热箱和换气单元等零部件,可通过所述换气单元控制所述隔热箱的内部气流流动,且由于气流可从所述进气通道不断进入,并从所述换气通道不断送出,气流始终是从所述隔热箱的外部向其内部流动,因此,所述隔热箱内部的电池单元的热量不会传递到所述隔热箱外部的电池单元上,且所述隔热箱的内部热量只能通过所述换气单元排出至指定位置,不会对其他的电池单元造成损伤,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隔热装置不但隔热效果较好,而且有利于电池包内部散热,不容易引发爆炸或着火,较为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方逸尘,徐言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