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8191发布日期:2023-06-21 17:00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1、变压器包括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的器身(绕组及铁芯)装在充满冷却油的油箱中,如实用新型cn217426510u公开的油浸式变压器,其变压器本体装在油箱中。油浸式变压器通过油箱内的冷却油冷却器身。

2、油浸式变压器的器身放置到油箱后,不方便调整器身的高度,器身底部的冷却油容易填充不充分,不利于器身底部的散热,也不利于冷却油的环流流动,而且油箱底部大多为平底,在清理油箱时,油箱底部的污物不易向排污孔汇集,不利于污物的导出。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包括:油箱和器身;所述器身放置在油箱的内部;所述油箱内部的拐角处竖直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焊接在油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油箱内部的拐角处设有托板,且托板和油箱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丝杠贯穿托板,且丝杠和托板螺纹配合;所述器身底部的拐角处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放置在托板的顶部,且底座和托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油箱的底部呈v形状,且油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并且所述排污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密封塞。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密封塞呈外六角螺栓形状。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丝杠的上端向上贯穿出转座的顶部,所述丝杠的上端开设有沉孔,且所述沉孔为多边形孔。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托板呈矩形状,且托板的侧部开设有l形状的第一螺栓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呈上下贯通。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底座呈矩形状,且底座的侧部开设有长圆形状的第二螺栓安装孔,并且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呈上下贯通。

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丝杠,便于通过转动丝杠来使得托板升降,通过升降来调整放置在托板顶部的器身的安装高度,便于将器身居中设置在油箱内的冷却油中,使器身底部填充充足的冷却油,有利于器身的降温,也有利于冷却油在油箱内的环流流动。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箱的底部呈v形状,且油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这使得清理油箱时的污物可较顺畅的向排污孔处汇集,便于污物导出油箱。



技术特征:

1.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包括:油箱(1)和器身(2)、丝杠(3)、转座(4)、托板(5)、底座(6)、排污孔(7)、沉孔(301)、第一螺栓安装孔(501)、第二螺栓安装孔(601)、密封塞(70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身(2)放置在油箱(1)的内部;所述油箱(1)内部的拐角处竖直设有丝杠(3);所述丝杠(3)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座(4);所述转座(4)焊接在油箱(1)的内侧壁上;所述油箱(1)内部的拐角处设有托板(5),且托板(5)和油箱(1)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丝杠(3)贯穿托板(5),且丝杠(3)和托板(5)螺纹配合;所述器身(2)底部的拐角处焊接有底座(6);所述底座(6)放置在托板(5)的顶部,且底座(6)和托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的底部呈v形状,且油箱(1)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7),并且所述排污孔(7)的内侧螺纹连接有密封塞(7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701)呈外六角螺栓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3)的上端向上贯穿出转座(4)的顶部,所述丝杠(3)的上端开设有沉孔(301),且所述沉孔(301)为多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5)呈矩形状,且托板(5)的侧部开设有l形状的第一螺栓安装孔(501),并且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501)呈上下贯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呈矩形状,且底座(6)的侧部开设有长圆形状的第二螺栓安装孔(601),并且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601)呈上下贯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箱体的结构,包括:油箱和器身;所述器身放置在油箱的内部;所述油箱内部的拐角处竖直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上下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焊接在油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油箱内部的拐角处设有托板,本技术可通过升降来调整放置在托板顶部的器身的安装高度,便于将器身居中设置在油箱内的冷却油中,使器身底部填充充足的冷却油,有利于器身的降温,也有利于冷却油在油箱内的环流流动,而且油箱的底部呈V形状,且油箱底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排污孔,这使得清理油箱时的污物可较顺畅的向排污孔处汇集,便于污物导出油箱,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艳,刘荣涛,韩景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中科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