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3369发布日期:2023-08-27 16:3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接地连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


背景技术:

1、我国光伏行业飞速发展,已建成诸多大型电站,随着大型电站的投入使用,人们发现光伏组件存在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最严重时能够使整个电站输出功率衰减超过30%,严重影响发电量。故而从2021年2月开始pid试验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列为认证必测项目。

2、目前实验室进行pid测试,电源正(负)电极与光伏组件边框相连时,大部分均采用在接地孔位置使用螺丝,菊花垫圈和螺母相结合的方式,连接起来不够便捷,耗时长;由于边框c面厚度越来越薄,操作空间进一步缩小,而垫圈和螺母也很小,操作过程中容易掉落。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接头,用于解决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不够便捷,耗时长和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用于解决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不够便捷,耗时长和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包括夹具本体;

3、所述夹具本体具有导电夹片,所述导电夹片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和所述导电夹片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组件边框。

4、可选的,所述夹具本体还设有用于与电源导线连接的连接部。

5、可选的,所述导电夹片具有第一导电夹片和第二导电夹片,所述第一导电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之间通过弹性件实现夹持开合。

6、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三金属片和第四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的内壁顶端,所述第二金属片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片下方,所述第三金属片设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的内壁顶端,所述第四金属片设于所述第三金属片的下方。

7、可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相垂直,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金属片相平行,所述第三金属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相垂直,所述第四金属片与所述第三金属片相平行。

8、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均为折弯片,所述第一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所形成的卡槽和所述第三金属片、所述第四金属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所形成的卡槽均为柱状体。

9、可选的,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所述第二金属片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夹片的内壁和位于所述第三金属片和所述第四金属片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电夹片的内壁均为锯齿状。

10、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第五金属片,所述第五金属片连接于所述导电夹片的尾部,所述第五金属片能够塑性形变以固定所述电源导线。

11、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夹片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缠绕于所述转轴,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抵接。

12、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具有导电夹片,导电夹片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导电夹片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组件边框。相比螺丝,菊花垫圈和螺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本申请通过采用夹具本体加紧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便捷且耗时短,并将光伏组件边框卡接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导电夹片的内壁所形成的卡槽中,因此,接头不容易从光伏组件边框上脱落,保证接头能够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牢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本体还设有用于与电源导线连接的连接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夹片(1)具有第一导电夹片(101)和第二导电夹片(102),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之间通过弹性件实现夹持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2)包括第一金属片(201)和第二金属片(202),所述第二卡接部(3)包括第三金属片(301)和第四金属片(302),所述第一金属片(201)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的内壁顶端,所述第二金属片(202)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01)下方,所述第三金属片(301)设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的内壁顶端,所述第四金属片(302)设于所述第三金属片(30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01)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相垂直,所述第二金属片(202)与所述第一金属片(201)相平行,所述第三金属片(301)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相垂直,所述第四金属片(302)与所述第三金属片(301)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均为折弯片,所述第一金属片(201)、所述第二金属片(202)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片所形成的卡槽(4)和所述第三金属片(301)、所述第四金属片(302)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所形成的卡槽(4)均为柱状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金属片(201)和所述第二金属片(202)之间的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的内壁和位于所述第三金属片(301)和所述第四金属片(302)之间的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的内壁均为锯齿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为第五金属片,所述第五金属片连接于所述导电夹片(1)的尾部,所述第五金属片能够塑性形变以固定所述电源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与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扭力弹簧(7),所述扭力弹簧(7)缠绕于所述转轴(6),所述扭力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夹片(101)和所述第二导电夹片(102)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接地连接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光伏组件边框的接头,包括夹具本体;夹具本体具有导电夹片,导电夹片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导电夹片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组件边框。相比螺丝,菊花垫圈和螺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本申请通过采用夹具本体加紧光伏组件边框的连接方式,连接操作便捷且耗时短,并将光伏组件边框卡接在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和导电夹片所形成的卡槽中,因此,接头不容易从光伏组件边框上脱落,保证接头能够与光伏组件边框连接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钱冬耀,潘文峰,顾佳超,唐世立,郑伟超,石春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