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9549发布日期:2023-06-03 15:07阅读:2034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充放电性能、续航能力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动力电池为一种可充电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电池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需要设置散热部件及时散热,以保证电池模块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同时要保证散热部件与电池模块之间的结构稳固性,如何兼顾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及结构稳固性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兼顾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及结构稳固性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

2、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壳体、多个电池单体及冷却板,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壳体内,第一方向为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冷却板用于为电池单体散热,冷却板包括主体及连接于主体底端的折弯部,折弯部抵接于壳体的底部,主体设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3、上述的电池模块,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壳体内,冷却板的主体设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冷却板能够同时使多个电池单体快速散热,利于提高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冷却板的折弯部抵接于壳体的底部且用于承托壳体,改善电池模块在吊装时电池单体易下榻或脱落的情况,有效兼顾电池模块结构稳固性及散热效果。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折弯部。如此,主体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折弯部,当沿第二方向具有多个电池模块时,利用同一冷却板能使位于主体相对两侧的各电池单体冷却,减少冷却板的设置数量,从而减轻电池的整体重量及体积。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折弯部的面积为壳体的底面面积的5%~8%。如此,通过限定每一折弯部占壳体的底面面积大小,保证折弯部机械强度满足承托壳体的需求,同时保证冷却板的整体重量及体积不会过大,提高用户体验感。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折弯部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为3mm~5mm,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均相交。如此,通过限定每一折弯部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使折弯部机械强度满足承托壳体的需求,同时使冷却板的整体重量及体积不会过大。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折弯部在第二方向远离主体的端部设置圆角,圆角的圆弧半径为1mm~3mm。如此,折弯部在第二方向远离主体的端部设置圆角,折弯部的端部圆滑过渡,避免因折弯部存在尖角而划伤壳体或电池单体,提高折弯部的结构可靠性。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与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主体与折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冷却板的整体性好且机械强度高,利于冷却板与壳体快速装配。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块还包括缓冲层,折弯部朝向壳体的一侧设有缓冲层。如此,折弯部朝向壳体的一侧设有缓冲层,有效改善因折弯部与壳体直接接触而使壳体磨损的情况,利于延长壳体的使用寿命。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侧板、端板及底板,侧板、端板及底板围设成容腔,全部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容腔内,折弯部抵接于底板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如此,全部电池单体收容于壳体的容腔内,折弯部抵接于底板背离电池单体的一侧以承托壳体,改善电池模块在吊装时电池单体易下榻或脱落的情况,同时满足散热需求。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具有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侧板,每一侧板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个冷却板。如此,壳体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可拆卸地连接于侧板,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散热效率且便于拆装维护。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主体与底板均设有冷却通道。如此,主体与底板均设有冷却通道,也即在电池单体的底面及侧面均能散热,进一步提高电池单体的散热效率。

13、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模块。上述的电池,电池模块的结构稳固性好及散热效果好,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14、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上述的用电设备,电池的结构稳固性好及散热效果好,利于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0)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折弯部(3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的面积为所述壳体(100)的底面面积的5%~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为3mm~5mm,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均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折弯部(320)在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主体(310)的端部设置圆角,所述圆角的圆弧半径为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0)与所述折弯部(320)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缓冲层,所述折弯部(320)朝向所述壳体(100)的一侧设有所述缓冲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侧板、端板及底板,所述侧板、所述端板及所述底板围设成容腔,全部所述电池单体(200)沿所述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所述容腔内,所述折弯部(320)抵接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电池单体(20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具有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所述侧板,每一所述侧板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冷却板(30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10)与所述底板均设有冷却通道。

11.一种电池(20),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2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壳体、多个电池单体及冷却板,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并排收容于壳体内,第一方向为电池单体的厚度方向,冷却板用于为电池单体散热,冷却板包括主体及连接于主体底端的折弯部,折弯部抵接于壳体的底部,主体设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一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模块。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上述的电池模块、电池及用电设备,冷却板能够同时使多个电池单体快速散热,冷却板的折弯部抵接于壳体的底部且用于承托壳体,改善电池模块在吊装时电池单体易下榻或脱落的情况,有效兼顾电池模块结构稳固性及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万李,朱焱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