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0495发布日期:2023-09-17 01: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电池在使用之前,通常会在电池箱体的底部对箱体进行密封并绝缘支撑设置一个密封绝缘座,使得其需要设置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

2、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使用的时候,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固定大小的绝缘座设置在汽车电池下端,其一般都是只能支撑一种大小的汽车电池,密封绝缘座在使用支撑的时候,其下端都是大面积的平板结构进行支撑,使得其很容易进行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能够支撑不一样大小的新能源电池,能够让密封绝缘座下端不易滑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包括连接移动件,所述连接移动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连接移动件之间为移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一侧都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下端都设置有支撑斜板座。

3、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内侧都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和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之间为移动连接。

4、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把手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一侧,所述把手内侧设置有手拿槽。

5、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上端都固定连接有夹紧件。

6、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支撑斜板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的下端。

7、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支撑斜板座下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8、根据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为交叉设置。

9、有益效果:

10、1、连接移动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内部设置有移动槽,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两侧都设置有把手结构,通过把手结构拉动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进行移动,使得其能够扩大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上端组成的范围,使得其便于支撑不同大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11、2、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下端都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斜板座,支撑斜板座下端均匀交叉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支撑斜板座、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使得其对新能源电池底部进行支撑的时候不易移动,使得其不易损坏新能源电池。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包括连接移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移动件(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所述第一绝缘座(2)、第二绝缘座(3)和连接移动件(1)之间为移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一侧都设置有把手(5),所述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下端都设置有支撑斜板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内侧都设置有移动槽(8),所述移动槽(8)和第一绝缘座(2)、第二绝缘座(3)之间为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5)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一侧,所述把手(5)内侧设置有手拿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上端都固定连接有夹紧件(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板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上端固定连接于第一绝缘座(2)和第二绝缘座(3)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斜板座(10)下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之间为交叉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密封绝缘座,包括连接移动件,所述连接移动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连接移动件之间为移动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一侧都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下端都设置有支撑斜板座。通过上述结构,通过把手结构拉动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进行移动,使得其能够扩大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上端组成的范围,使得其便于支撑不同大小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支撑斜板座下端均匀交叉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过支撑斜板座、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使得其对新能源电池底部进行支撑的时候不易移动,使得其不易损坏新能源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俊,刘宇,文国隆,胡杰,周朋,孟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永俊
技术研发日:202303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