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6488发布日期:2023-12-13 23:5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电缆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电缆连接于电气设备的电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电缆连接结构中,存在具有电力端口及连接器的结构。电力端口具有与电气设备的电路电连接的端口端子。连接器具有与电缆的前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当连接器连接于电力端口时,连接器端子电连接于端口端子。

2、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0102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案发明人们考虑在这种电缆连接结构中,在使连接器从电力端口脱离的脱离执行时,如下使连接器脱离。即,在电力端口的凸缘等上预先设置螺纹孔。然后,在脱离执行时,使螺栓等脱离部件螺合于螺纹孔,利用脱离部件的前端部按压连接器,由此使连接器从电力端口脱离。

3、然而,本案发明人们注意到一点:在这种技术中可能会发生以下所示的问题。在脱离执行时,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连接器强烈地发生角碰撞,会使连接器被磨削而产生碎屑。这些碎屑有可能附着于用于对端口端子与连接器之间进行防水密封的端口侧密封部件、或连接器侧密封部件。

4、如果在这些碎屑未被清洗干净的状态下,再次在该电力端口上连接该连接器,则有可能由于这些碎屑,使密封功能下降。另外,在这些碎屑未被清洗干净的状态下,在该电气设备的电力端口上连接其他连接器的情况下、或在其他电气设备的电力端口上连接该连接器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同样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成,目的在于抑制在脱离执行时产生碎屑。

6、[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7、本案发明人们发现,只要抑制脱离部件的前端部与连接器强烈地发生角碰撞,便可以抑制碎屑的产生,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是以下(1)~(5)的构造的电缆连接结构。

8、(1)一种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力端口,具有与电气设备的电路电连接的端口端子;及,连接器,具有与电缆的前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当前述连接器连接于前述电力端口时,前述连接器端子电连接于前述端口端子,并且,在前述电力端口形成有螺纹孔,在使前述连接器从前述电力端口脱离的脱离执行时,所述螺纹孔能够供脱离部件螺合,在前述连接器上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向前述电力端口侧突出,并且前端部在前述脱离执行时抵接于前述脱离部件的前端部并被按压,在前述脱离执行时,前述突起的前端部的边缘位于比前述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从而在前述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前述连接器之间形成间隙。

9、根据本构造,在脱离执行时,可以借由利用脱离部件的前端部来按压突起的前端部,以使连接器从电力端口脱离。而且,在脱离执行时,突起的前端部的边缘位于比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从而在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连接器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在脱离执行时,可以避免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连接器强烈地发生角碰撞而产生碎屑的情形。由此,可以抑制在脱离执行时产生碎屑。

10、(2)根据前述(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构成为,前述连接器从下侧连接于前述电力端口,在前述电力端口上连接有前述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下观察,设置有排水路径,以遵循重力将水从前述连接器中的位于前述螺纹孔的下方的部位排出。

11、根据本构造,即使在连接状态下,水从螺纹孔侵入,仍可以遵循重力,将该水直接从排水路径排出。因此,可以抑制突起及其周边处生锈。

12、(3)根据前述(2)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在前述连接状态下观察,前述排水路径包括在前述连接器中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及将水引导至前述贯通孔的导水槽。

13、根据本构造,可以借由导水槽与贯通孔,来确保排水路径紧凑。

14、(4)根据前述(3)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在前述连接状态下观察,前述贯通孔具有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展的形状。

15、根据本构造,可以借由随着朝向上方而扩展的贯通孔,有效地收集水并向下方引导。而且,在成型连接器时,容易脱模。因此,容易设计连接器的模具。

16、(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前述突起具有随着朝向基端侧而扩展的形状。

17、在本构造引用的前述(1)的构造中,在脱离执行时,突起的前端部的边缘位于比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因而,需要缩小突起的前端部的面积。在这一方面,根据本构造,使突起成为随着朝向基端侧而扩展的形状。由此,可以在确保突起的强度的同时,缩小突起的前端部的面积。

18、(实用新型的效果)

19、如上所述,根据前述(1)的构造,可以抑制在脱离执行时产生碎屑。进一步,根据前述(2)~(5)的构造,可以获得各自的附加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端口,具有与电气设备的电路电连接的端口端子;及,连接器,具有与电缆的前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构成为,前述连接器从下侧连接于前述电力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在前述连接状态下观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在前述连接状态下观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其中,前述突起具有随着朝向基端侧而扩展的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抑制在使连接器从电力端口脱离的脱离执行时产生碎屑。本技术的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电力端口及连接器。电力端口具有与电气设备的电路电连接的端口端子。连接器具有与电缆的前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当连接器连接于电力端口时,连接器端子电连接于端口端子。在电力端口形成有能够供脱离部件螺合的螺纹孔。在连接器上设置有突起。突起向电力端口侧突出。突起的前端部在脱离执行时抵接于脱离部件的前端部并被按压。在脱离执行时,突起的前端部的边缘位于比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更靠内侧的位置,从而在脱离部件的前端部的边缘与连接器之间形成间隙。

技术研发人员:椋本康敬,笹岡岳,井上季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