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5381发布日期:2023-08-10 04:3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1、在圆柱电池组装过程中,通常是利用集流盘将卷芯与电池壳体连接起来,集流盘的一端与卷芯焊接,集流盘的另一端与顶盖焊接,使得圆柱电池得到密封和形成电流回路。

2、现有技术中,集流盘的周缘一般为平面设计。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0817891.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流盘组件、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及装配工艺,集流盘组件包括盘本体和极柱,还包括弹片,弹片一端连接盘本体、另一端翘起并与极柱焊接,弹片由盘本体中间部位模切而成,且盘本体上的模切部位对应设置有贯穿孔。通过在盘本体上模切出弹片,并将弹片与极柱焊接,弹片压缩后发生形变,从而将集流盘与箔材端面焊接处抵紧,如此,采用硬连接的方式,能够实现软连接的效果,即使流盘与箔材端面焊接处出现虚焊或者脱落,也能使二者保持紧密的电性连接;模切留下的贯穿孔可作为电解液注入通道,改善电解液在极片间的浸润;盘本体与卷芯正极一侧的箔材焊接,让壳体带正电,便于极柱与盖板上的孔通过焊接实现密封;负极采用传统的负极集流盘组件和负极顶盖组件,便于与盖板密封的同时电性绝缘。

3、然而,上述集流盘组件的结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4、上述集流盘与卷芯焊接后进入壳体时,卷芯存在居中定位困难的问题,卷芯不居中则影响电池电芯循环性能及安全性,且定位出现偏心时,即卷芯入壳体发生偏移时,容易和壳体摩擦,存在卷芯被刮损的风险,导致电池性能较差。

5、因此,亟需一种卷芯入壳体时能对卷芯进行辅助定位,且保护卷芯不被刮损的集流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卷芯入壳体时能对卷芯进行辅助定位且保护卷芯不被刮损,提高电池性能的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集流盘组件,包括:

4、盘体,所述盘体设有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于与卷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用于与壳体连接;

5、所述集流盘组件还包括包覆保护件,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使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共同形成有容置保护腔,所述容置保护腔用于容置保护所述卷芯,所述包覆保护件用于包覆于所述卷芯的端部的外周缘。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保护件包括多个包覆保护件本体,每一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包覆保护件本体间隔设置。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包覆保护件本体包括折弯部以及竖直部,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竖直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直部用于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卷芯之间;及/或,

8、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结构,多个所述凸台结构用于与所述卷芯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凸台结构呈矩形状。

11、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卷芯、壳体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集流盘组件,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容置保护腔内,所述卷芯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保护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卷芯之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的周侧与所述壳体存在预设距离。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与所述包覆保护件存在间隙。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端子结构,所述端子结构与所述卷芯连接,所述端子结构还与所述壳体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上述的集流盘组件,盘体设有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包覆保护件与盘体连接,包覆保护件与盘体形成容置保护腔,将电池的卷芯放至容置保护腔内并与第一连接面连接后,此时将卷芯与集流盘组件一同放入电池的壳体中,由于包覆保护件包覆于卷芯的周缘,即卷芯入壳时与壳体存在间隙,避免了卷芯入壳时与壳体发生摩擦,进而避免了卷芯被刮损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电池性能;另一方面,包覆保护件包覆于卷芯的周缘,包覆保护件与卷芯的周侧存在一定的间隙,当卷芯入壳发生偏心现象时,即卷芯发生偏移时,可以通过包覆保护件对卷芯进行辅助定位,使得卷芯居中进入壳体。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流盘组件,包括盘体,所述盘体设有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于与卷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用于与壳体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保护件包括多个包覆保护件本体,每一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包覆保护件本体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包覆保护件本体包括折弯部以及竖直部,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竖直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竖直部用于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卷芯之间;及/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台结构,多个所述凸台结构用于与所述卷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流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台结构呈矩形状。

6.一种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卷芯、壳体及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流盘组件,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容置保护腔内,所述卷芯与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保护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卷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的周侧与所述壳体存在预设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与每一所述包覆保护件存在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电池还包括端子结构,所述端子结构与所述卷芯连接,所述端子结构还与所述壳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流盘组件及圆柱电池。上述的集流盘组件包括盘体及包覆保护件,所述盘体设有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用于与卷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用于与壳体连接;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固定连接,所述包覆保护件与所述盘体共同形成容置保护腔,所述容置保护腔用于容置保护所述卷芯,所述包覆保护件用于包覆所述卷芯的周缘。具体地,包覆保护件包覆于卷芯的周缘,即卷芯入壳时与壳体存在间隙,避免了卷芯入壳时与壳体发生摩擦,进而避免了卷芯被刮损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电池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吴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