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3578发布日期:2024-02-02 21:3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护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护筒。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储能设备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能电池是由多个单体电芯串联或并联方式组成的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有外壳或框架将电池组及其相应的电器组件容纳其中。

2、倘如电池组主体在外壳内部不进行约束,运输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可能会使电池组主体发生晃动,继而可能会导致危险的发生。

3、现有一些电池组的电池组主体通过在外壳内设置专门的固定机构将电池组主体整体固定于外壳内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专门设置的固定机构使得整个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并且电池组组装时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电池组主体固定于外壳内所采用的固定结构复杂,装配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护筒。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池组护筒,包括外筒体以及内框架;外筒体两端开口,内框架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外筒体内,且外筒体和内框架在周向方向构成紧配合。该方案仅仅通过外筒体和内框架之间的紧配合,使得电池组主体部分受到了约束力,避免了电池组主体外壳体内发生晃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该固定方式无需额外的固定机构,易于装配,实用性强。

4、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的外壁设有至少一条沿插接方向延伸的插接棱柱或插接槽,相应的外筒体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插接棱柱或插接槽相配合的插接槽或插接棱柱。

5、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内框架分隔为用于放置电器元件的电器容纳腔以及用于放置电池组的电池容纳腔。

6、进一步的,内框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顶板以及u形底架;顶板固定于所述u形底架的开口端;u形底架的两侧板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插接棱柱或插接槽。

7、进一步的,u形底架的两侧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多个第三通孔。

8、进一步的,顶板为u字形,且开口方向与u形底架开口方向一致,用于放置传输和采集信号的pcb板。

9、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材质为绝缘塑料,所述外筒体的材质为铝合金。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接棱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使电池组护筒与外部端盖连接的螺纹孔。

1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护筒,包括外筒体和与其插接固定的内框架,外筒体和内框架形成紧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护筒采用内外双层结构,通过外筒向内框架施加约束力,可确保内框架中的电池组主体部分的安装稳定性,大大降低了电池组在搬运或者受到外力情况下电池组主体内部晃动而导致发生危险的几率。

14、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护筒,通过插接方式固定,使得外筒体和内框架紧密配合,且装配简单,无需后期维护。u形底架内设有隔板,将内框架分隔为电器容纳腔和电池容纳腔,内部排布更合理紧凑,u型底架的两侧板上设置有通孔,可用于电池组散热和线路连接,使用方便灵活。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以及内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内框架分隔为用于放置电器元件的电器容纳腔以及用于放置电池组的电池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内框架为分体式结构,包括顶板以及u形底架;顶板固定于所述u形底架的开口端;u形底架的两侧侧板外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插接棱柱或插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架的两侧侧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以及多个第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顶板为u字形,且开口方向与u形底架开口方向一致,用于放置传输和采集信号的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棱柱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使电池组护筒与外部端盖连接的螺纹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护筒,包括外筒体以及内框架,外筒体两端开口,内框架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于外筒体内,且外筒体和内框架在周向方向构成紧配合。该电池组护筒采用内外双层结构,可确保护筒内电池组主体部分的安装稳定性,降低了电池组在搬运或受到外力情况下发生晃动而导致发生危险的几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澳储能电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