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8661发布日期:2023-08-05 22:1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


背景技术:

1、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或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

2、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现有申请号为201810048278.4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断路器,包括有壳体、脱扣器、静触头、动触头操作机构、灭弧室,其中动触头操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动触头安装座、跳扣和锁扣,其中动触头固定设置在动触头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板,跳扣和锁扣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动触头安装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板上,动触头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抵压面,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抵压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设置在动触头安装座的凸台或卡槽中,第一扭簧的第二抵触臂抵触设置在连接板的凸台或卡槽中,动触头安装座和连接板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促使第一抵压面与第二抵压面贴紧或靠拢设置,从而实现断路器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紧贴设置,所述连接板与脱扣器的磁轭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连接板与锁扣之间设置第二扭簧,第二扭簧的第一抵触臂抵触在连接板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抵触臂抵触设置在锁扣上。

3、上述断路器其底座一体成型,且底座两侧均设有用于安装接线端子的安装空间,但其一体设置,导致导线非常难装配,而且因为空间小,无法使用汇流排接线,为使用者常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设置了可与底座拼接装配的挡片以及接线座,中座上设有容置槽,便于汇流排插入,接线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底座、中座以及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所述底座设有多个,各底座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还包括有挡片以及若干分体设置的接线座,各接线座与底座一一对应设置,各底座上均设有插接槽,各接线座上对应设有插接片,插接片插设在插接槽内实现接线座与底座的连接,各底座上沿其竖直方向设有安装槽以及位于安装槽两侧的第一定位槽,所述中座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通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底板以及中座上均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挡片位于安装槽内,且两侧边插设在各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内,挡片的两端插设在第三定位槽内,各接线座以及底座上均设有供导线通过的通孔。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时将零部件在各底座上装好,导线从通孔中拉出,将各接线座分别在底座上的相应位置对齐装入,导线通过另一通孔,依次将多个接线座装入底座的相应位置,这样装配方式更为简单,可以通过铆合方式将各接线座铆接在一起,并且将挡片的两侧边插入底座上的第一定位槽以及第二定位槽中,上、下两端插入到第三定位槽,从而将挡片固定在底座上,拆装方便,并且接线方便。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中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磁环的通槽以及用于容纳汇流排的容置槽,所述的容置槽设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通槽的两侧。

5、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通槽的设置以便放入磁环和导线,容置槽的设置有利于汇流排的放置,无论使用者用上汇流排或下汇流排,因为产品本身设置有容置槽,可以容纳汇流排,因此装配方便。

6、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各接线座的上端面设有凸起部或凹陷部,接线座的下端面对应设有凹陷部或凸起部,各凸起部与凹陷部配合实现相邻两接线座的连接。

7、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并且使得各接线座之间结构牢固稳定。

8、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挡片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挡接台,挡片与各底座连接时,挡接台与底座外侧面齐平,且挡接台的上端面与中座抵触,下端面与底板抵触设置。

9、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拦接台与底座的外侧面平齐并且因为挡片的侧边卡入底座上,使产品带电零部件与产品外壳表面距离更大,更安全,更加美观。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最上端的底座上设有用于容置磁环的容置空间。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使得整体体积小,结构紧凑。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1)、底座(2)、中座(3)以及上盖(4),中座(3)位于底座(2)和上盖(4)之间,所述底座(2)设有多个,各底座(2)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片(5)以及若干分体设置的接线座(6),各接线座(6)与底座(2)一一对应设置,各底座(2)上均设有插接槽(21),各接线座(6)上对应设有插接片(61),插接片(61)插设在插接槽(21)内实现接线座(6)与底座(2)的连接,各底座(2)上沿其竖直方向设有安装槽(22)以及位于安装槽(22)两侧的第一定位槽(23),所述中座(3)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23)相通的第二定位槽(31),所述底板(1)以及中座(3)上均设有与安装槽(22)相通的第三定位槽(11、32),所述挡片(5)位于安装槽(22)内,且两侧边插设在第一定位槽(23)以及第二定位槽(31)内,挡片(5)的两端插设在第三定位槽(11、32)内,各接线座(6)以及底座(2)上均设有供导线通过的通孔(62、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座(3)上设有用于安装磁环的通槽(33)以及用于容纳汇流排的容置槽(34),所述的容置槽(34)设有多个,且分别设置在通槽(3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5)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挡接台(51),挡片(5)与各底座(2)连接时,挡接台(51)与底座(2)外侧面齐平,且挡接台(51)的上端面与中座(3)抵触,下端面与底板(1)抵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各接线座(6)的上端面设有凸起部或凹陷部(63),接线座(6)的下端面对应设有凹陷部或凸起部(64),各凸起部与凹陷部配合实现相邻两接线座(6)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底座(2)上对应通槽(33)位置设有用于容置磁环的容置空间(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包括依次设置的底板、底座、中座以及上盖,所述底座设有多个,还包括有挡片以及若干分体设置的接线座,各接线座与底座一一对应设置,各底座上均设有插接槽,各接线座上对应设有插接片,插接片插设在插接槽内实现接线座与底座的连接,各底座上沿其竖直方向设有安装槽以及位于安装槽两侧的第一定位槽,所述中座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槽相通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底板以及中座上均设有与安装槽相通的第三定位槽,所述挡片位于安装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装配的漏电断路器外壳,设置了可与外壳拼接装配的挡片以及接线座,中座上设有容置槽,便于汇流排插入,接线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奥来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