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及储能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6312发布日期:2023-10-06 13:5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及储能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及包含此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储能柜。


背景技术:

1、户外储能柜通常设置有液冷系统对储能柜内部的电池包降温,液冷系统包括冷却单元、冷却机、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冷却单元具有多个,多个冷却单元分别用于对电池柜内部的各个电池包降温,冷却单元连接在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间,出水管路通过冷却机与进水管路连接,液冷系统中冷却液的流动路径为进水管路→冷却单元→出水管路→冷却机→进水管路,以实现冷却液在液冷系统内部循环流动。

2、然而现有进水管路中的冷却液是从储能柜的底部朝向顶部流动,在重力的影响下,进水管路冷却液在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大,导致冷水机的能耗增大,此外,各个冷却单元的降温性能差异较大,影响储能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能缩小各个冷却单元降温性能的差异,且能够降低冷却机的功耗。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柜,其热量差异小,使用寿命长。

3、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提供一种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主管位于所述第一支管的上方,所述第一支管由上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通过所述主管与冷却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接件和第二管接件,所述第一管接件和所述第二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管接件上游,所述第一管接件和所述第二管接件均包括与所述第一支管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5、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所有的所述第一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二管接件均对应有一个所述第二支管。

6、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或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均相同。

7、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所有的所述第二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8、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或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均相同。

9、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管接件与所述主管连接。

10、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管包括至少两个管分段,所有的所述管分段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分管通过所述第一管接件或所述第二管接件连接。

11、作为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12、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储能柜,包括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上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

13、作为冷却系统的储能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侧壁,所述主管包括第一主管、第三连接头和第二主管,所述第一主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且所述第一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外部,且所述第二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外周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与所述腔侧壁的外侧面抵紧,所述腔侧壁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远离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背对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外周凸出设置有与所述腔侧壁内侧面抵紧的紧固块,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设置有供所述紧固螺母旋接的调节螺纹,所述调节螺纹沿着所述第二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此种结构的进水管路,将主管设置在第一支管的上方,冷却机的冷却液是从储能柜的上部往下流动的,冷却液在进水管路中流动时不需要克服自身重力,使得冷却液流动的阻力小,有利于减少冷水机的能耗。随着第一支管内部的水流分离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第一支管越往下流量越小,设计第一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小于第二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使第一支管分配到第二支管的流量小于第三支管的流量,这样可以尽量地缩小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内部流量的差距,进而缩小第一支管分配到各个冷却单元的流量差距较小,有利于使各组电池包均匀降温,从而延长储能柜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此种冷却管路中,是通过设置第一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小于第二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来限定的第一支管分配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水流量大小,不需要额外设置阀门手动调节流量大小,可靠性高,且制造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主管位于所述第一支管的上方,所述第一支管由上向下延伸,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通过所述主管与冷却机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接件和第二管接件,所述第一管接件和所述第二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管接件位于所述第二管接件上游,所述第一管接件和所述第二管接件均包括与所述第一支管连通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所有的所述第一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第二管接件均对应有一个所述第二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或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所有的所述第二管接件分别沿着所述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或各个所述第一管接件的所述第一接口的口径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二管接件与所述主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包括至少两个管分段,所有的所述管分段通过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相邻的两个所述管分段通过所述第一管接件或所述第二管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上设置有排气阀。

9.一种储能柜,包括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侧壁,所述主管包括第一主管、第三连接头和第二主管,所述第一主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且所述第一主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管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外部,且所述第二主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机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头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凸出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头外周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与所述腔侧壁的外侧面抵紧,所述腔侧壁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管远离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接头背对所述第一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管连接,所述第一接头的外周凸出设置有与所述腔侧壁内侧面抵紧的紧固块,所述第二接头的外周设置有供所述紧固螺母旋接的调节螺纹,所述调节螺纹沿着所述第二接头的长度方向延伸。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及储能柜。冷却系统的进水管路包括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主管位于第一支管的上方,第一支管的上端通过主管与冷却机的出水口连通,第一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管接件和第二管接件,第一管接件和第二管接件分别沿着第一支管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且第一管接件位于第二管接件上游,第一管接件和第二管接件均包括与第一支管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一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小于第二管接件的第一接口的口径,第二支管的一端与第一管接件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三支管的一端与第二管接件的第一接口连接。其能缩小进入各个冷却单元的冷却液流量差距,且能够降低冷却机的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谢科强,刘华俊,闫仕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