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风冷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要求,电池电量的提升,电池包内电芯工作时聚集过多热量严重影响了电芯的寿命,电池包需要设计冷却系统以降低电芯温度。冷却的方式主要有液冷、直冷、浸入和风冷,其中液冷、直冷、浸入冷却的方式成本较高,因此普遍采用在电池包内设计成本较低的风冷通道,实现电池包的冷却。然现有的电池包内设置的风冷通道对电芯的冷却效果不佳,对大型的电池模组不能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且在电池包中占用的空间较大,影响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
2、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包风冷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电池包风冷结构,包括主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存放架与降温组件;所述存放架用于放置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中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所述降温组件位于所述存放架的一侧,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可使冷空气穿过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池模组散热。
3、进一步的,所述存放架包括多个竖向支架和设于所述竖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垂直于所述竖向支架,且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竖向支架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横向支架位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
5、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多个竖向支架之间;所述竖向支架面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多个固定件沿所述竖向支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件所述竖向支架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所述固定板一端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垂直与所述固定板。
7、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架、横向支架均设置为长条状。
8、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架的内部设于空腔;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横向支架的四周边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气孔。
9、进一步的,所述空腔、所述开口、所述出气孔在所述横向支架上形成第二散热通道。
10、与现有技术相比:
11、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降温组件,降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多个风扇,支撑架固定在竖向支架的一侧;设置该降温组件在电池包中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利于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等优点。
12、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处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以及设置在横向支架上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二散热通道连通,可以使冷空气在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通道中循环,从而增强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1.一种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和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部的存放架与降温组件;所述存放架用于放置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中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形成了第一散热通道;所述降温组件位于所述存放架的一侧,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可使冷空气穿过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以对电池模组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架包括多个竖向支架和设于所述竖向支架上的横向支架,所述横向支架垂直于所述竖向支架,且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竖向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安装在所述横向支架上;所述横向支架位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位于所述多个竖向支架之间;所述竖向支架面向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多个固定件沿所述竖向支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通过所述固定件所述竖向支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所述固定板一端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垂直与所述固定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架、横向支架均设置为长条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架的内部设于空腔;所述横向支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横向支架的四周边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所述开口、所述出气孔在所述横向支架上形成第二散热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