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3934发布日期:2023-06-21 11:2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尤其涉及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1、在供配电网络中,低压断路器起到分断电源,保护电源及用电设备的作用,也就是说避免电源及用电设备遭受过载、欠压、短路和接地等故障危害。低压断路器通过位于其前部的二次接线端子将断路器内部状态信号输出至外部,并将外部控制信号传递至断路器内部控制部件,实现信号在断路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互传递。

2、前期专利kr100931774b1公开了断路器连接端子的连接器连接体,该专利公开了在断路器壳体内部的断路器主体上固设有固定板和固定支架,第一连接器固定于固定板上,第二连接器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连接线连接,第一连接器与内部负载连接,第二连接器与外部电源连接。

3、由于第一连接器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器设置有多个,进而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线连接,多个连接线设置于断路器壳体内,进而导致断路器壳体内的线路较为杂乱,工作人员在对断路器本体进行维修时,连接线极易干扰到工作人员对断路器本体的维修。另外,由于上述连接器在固定时使用的零件较多,导致安装繁琐,生产和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接线端子及断路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多个连接线设置于断路器壳体内,进而导致断路器壳体内的线路较为杂乱,工作人员在对断路器本体进行维修时,连接线极易干扰到工作人员对断路器本体的维修的问题,以及接器在固定时使用的零件较多,导致安装繁琐,生产和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

3、第一连接器;

4、第二连接器;

5、壳体,用于固定设置于断路器本体上,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6、连接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端电连接。

7、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插接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体上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壳体卡接。

8、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卡子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插接体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卡子,所述第一插接体另外相对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卡子能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并卡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抵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

9、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子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体的侧壁弹性连接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另一端设有能卡接于所述壳体外侧壁上的卡头。

10、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插接体和连接耳,所述第二插接体一端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连接耳,所述第二插接体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耳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11、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凸设有第二限位凸起;

12、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凸设于所述第二插接体的侧壁,所述限位凸缘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抵接,且所述第二插接体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齐平。

13、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罩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与所述断路器本体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罩体上,所述罩体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且围设成所述容纳腔。

14、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罩体和所述固定板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子,另一个设置有相应的卡槽,所述第二卡子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15、作为接线端子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导电件,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电连接。

16、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壳体、内部负载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接线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内部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外壳设置有外接窗口;

17、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面穿设于所述外接窗口且与所述外壳的外壁面齐平。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提供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壳体和连接线,壳体设置有容纳腔和连通容纳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器插设于第一安装孔且与壳体固接,第二连接器插设于第二安装孔且与壳体固接,壳体用于固定设置于断路器本体;连接线设置于容纳腔,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由于接线端子设置有壳体,所以连接线均设置于壳体内部,进而工作人员在拆开外壳维修断路器本体时,连接线不会干扰到工作人员对断路器本体的维修。另外,由于该接线端子在固定时直接将壳体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单,生产和装配效率高。

20、断路器包括外壳、断路器本体、内部负载和上述提到的接线端子,内部负载、接线端子和断路器本体均设置于外壳内,第一连接器用于与内部负载电连接,第二连接器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上述设置使得外壳内部相对整洁,当断路器出现故障时,有利于维修人员的维修。



技术特征:

1.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插接体(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插接体(11)上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体(11)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1),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壳体(3)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第一卡子(12)和第一限位凸起(13),所述第一插接体(11)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一卡子(12),所述第一插接体(11)另外相对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3),所述第一卡子(12)能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311)并卡接于所述壳体(3)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3)抵于所述壳体(3)的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子(12)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插接体(11)的侧壁弹性连接的弹性板(122),所述弹性板(122)的另一端设有能卡接于所述壳体(3)外侧壁上的卡头(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包括第二插接体(21)和连接耳(23),所述第二插接体(21)一端相对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连接耳(23),所述第二插接体(21)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12),所述连接耳(23)与所述壳体(3)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孔(312)的位置凸设有第二限位凸起(3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罩体(31)和固定板(32),所述固定板(32)用于与所述断路器本体(200)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孔(31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2)设置于所述罩体(31)上,所述罩体(31)与所述固定板(32)可拆卸连接且围设成所述容纳腔(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1)和所述固定板(32)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子(321),另一个设置有相应的卡槽(314),所述第二卡子(321)卡接于所述卡槽(3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还包括第一导电件(14),所述第二连接器(2)还包括第二导电件(24),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件(14)和所述第二导电件(24)电连接。

10.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200)、外壳、内部负载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线端子(100),所述第一连接器(1)与所述内部负载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2)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外壳设置有外接窗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接线端子及断路器,该接线端子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壳体和连接线,壳体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器插设于第一安装孔且与壳体固接,第二连接器插设于第二安装孔且与壳体固接,壳体用于固设于断路器本体;连接线设置于容纳腔,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器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器电连接。由于接线端子设置有壳体,所以连接线均设置于壳体内部,进而工作人员在拆开外壳维修断路器本体时,连接线不会干扰到工作人员对断路器本体的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恒,徐大胜,贾超举,辛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