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3741发布日期:2023-07-05 17:3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拧线装置,具体为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线材生产中,一些线料在吸汗与打端子之前需要将线拧紧,一般需要两人配合进行人工扭紧,存在变向的成本增加。

2、在拧线步骤改善前存在的问题:1需两人配合完成;2拧紧长度两米以上需要人员手动拧紧,手容易起泡,来回走动易疲劳;3手动拧紧效率低下,200-300pcs/h(不同长度稍有差异);4由于人工拧紧,常出现松紧程度误差导致不必要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由一人控制完成,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拧紧长短依据需求可控,拧紧效率高,可达到1000-1100pcs/h,拧线的松紧程度一致,误差小,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利于提高线料后续的焊锡品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包括:

3、机壳,为矩形结构,且机壳的前端开设有开口;

4、旋动拧线组件,安装在机壳内后侧,且旋动拧线组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夹线动力单元;

5、夹线执行组件,包含有摆动夹杆、活动轴、夹持座和侧接槽,所述夹线动力单元的前端连接两个摆动夹杆的后端,所述夹持座设有两个,且两个夹持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侧接槽,两个摆动夹杆的前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接槽内,且两个摆动夹杆的前端分别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对应的夹持座。

6、机壳用于盛放旋动拧线组件、夹线动力单元和夹线执行组件,需要拧线时,先将线材的端头放入两个夹持座之间,然后启动夹线动力单元,从而带动两个摆动夹杆相互靠近,两个摆动夹杆带动两个夹持座相互靠近,两个夹持座的平面相互靠近从而对线材的端头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旋动拧线组件工作带动夹线动力单元和夹线执行组件转动,从而对线材进行拧紧操作,由于摆动夹杆伸入到侧接槽内,夹持座不会通过活动轴相对于摆动夹杆三百六十度转动,只能活动正负二十度左右,可以适应两个夹持座之间不同线径的线材端头,随着不同线径的线材,在夹持座夹持线材时,夹持座相对于摆动夹杆稍微摆动。

7、进一步的,所述夹线执行组件还包含有托线板,其中一个夹持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线板,托线板朝向另一个夹持座的底面,托线板可以对线材的端头进行承托,不需要人工将线材的端头稳定控制在两个夹持座之间,只需要将线材端头搭到托线板上就能保证被夹持到。

8、进一步的,所述旋动拧线组件包含有转筒、轴承、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拧线旋转气缸,所述机壳内后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纵向的转筒,所述转筒的后端延伸至机壳的后侧面,所述转筒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机壳内后侧固定连接有拧线旋转气缸,拧线旋转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9、拧线旋转气缸采用可以三百六十度转动的旋转气缸,拧线旋转气缸工作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从动齿轮的传动可以带动转筒相对于机壳转动,从而带动夹线动力单元转动,从而提供拧线的动力。

10、进一步的,所述夹线动力单元包含有安装框、夹线气缸、连接块、竖板、矩形通槽、座板、双面齿条、转轴和夹持齿轮,所述转筒的前端固定连接安装框的后端,所述安装框内后侧固定连接夹线气缸的后侧固定端,所述夹线气缸的前侧伸缩端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双面齿条的后端,所述安装框的前端固定连接座板,座板的后侧固定连接竖板,竖板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座板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夹持齿轮,所述双面齿条的前端穿过矩形通槽,所述双面齿条的前端位于夹持齿轮之间,且双面齿条两侧的齿分别与两个夹持齿轮啮合连接,两个夹持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摆动夹杆的后端。夹线气缸伸长可以通过连接块带动双面齿条前移,通过双面齿条与夹持齿轮的啮合作用,可以使两个夹持齿轮反向转动,从而使两个摆动夹杆张开,可以松开对线材端头的夹持,当夹线气缸缩短,可以通过夹持齿轮带动两个摆动夹杆相互靠拢,从而使夹持座相互靠近夹持住线材端头。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线缆和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电连接线缆的一端,所述线缆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夹线气缸和拧线旋转气缸的输入端。脚踏开关可以控制夹线气缸和拧线旋转气缸的工作,可以解放操作人员的手,可以方便一人进行操作,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前盖板和通孔,所述机壳的前侧开口处安装有前盖板,前盖板上开设有通孔,两个摆动夹杆穿过通孔。前盖板用于封闭机壳的前侧开口,通孔可以使前盖板不干涉摆动夹杆的转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4、1、机壳用于盛放旋动拧线组件、夹线动力单元和夹线执行组件,需要拧线时,先将线材的端头放入两个夹持座之间,然后启动夹线动力单元,从而带动两个摆动夹杆相互靠近,两个摆动夹杆带动两个夹持座相互靠近,两个夹持座的平面相互靠近从而对线材的端头进行夹持固定,然后旋动拧线组件工作带动夹线动力单元和夹线执行组件转动,从而对线材进行拧紧操作。

15、2、自动化程度高,由一人控制完成,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拧紧长短依据需求可控,拧紧效率高,可达到1000-1100pcs/h,拧线的松紧程度一致,误差小,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利于提高线料后续的焊锡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执行组件(6)还包含有托线板(65),其中一个夹持座(6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托线板(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动拧线组件(4)包含有转筒(41)、轴承(42)、从动齿轮(43)、主动齿轮(44)和拧线旋转气缸(45),所述机壳(1)内后侧通过轴承(42)转动连接有纵向的转筒(41),所述转筒(41)的后端延伸至机壳(1)的后侧面,所述转筒(41)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43),所述机壳(1)内后侧固定连接有拧线旋转气缸(45),拧线旋转气缸(4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44),主动齿轮(44)与从动齿轮(4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动力单元(5)包含有安装框(51)、夹线气缸(52)、连接块(53)、竖板(54)、矩形通槽(55)、座板(56)、双面齿条(57)、转轴(58)和夹持齿轮(59),所述转筒(41)的前端固定连接安装框(51)的后端,所述安装框(51)内后侧固定连接夹线气缸(52)的后侧固定端,所述夹线气缸(52)的前侧伸缩端通过连接块(53)固定连接双面齿条(57)的后端,所述安装框(51)的前端固定连接座板(56),座板(56)的后侧固定连接竖板(54),竖板(54)的中部开设有矩形通槽(55),所述座板(56)的两侧分别通过转轴(58)转动连接有夹持齿轮(59),所述双面齿条(57)的前端穿过矩形通槽(55),所述双面齿条(57)的前端位于夹持齿轮(59)之间,且双面齿条(57)两侧的齿分别与两个夹持齿轮(59)啮合连接,两个夹持齿轮(59)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摆动夹杆(61)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7)和脚踏开关(8),所述脚踏开关(8)电连接线缆(7)的一端,所述线缆(7)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夹线气缸(52)和拧线旋转气缸(45)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盖板(2)和通孔(3),所述机壳(1)的前侧开口处安装有前盖板(2),前盖板(2)上开设有通孔(3),两个摆动夹杆(61)穿过通孔(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涉及拧线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壳,为矩形结构,且机壳的前端开设有开口;旋动拧线组件,安装在机壳内后侧,且旋动拧线组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夹线动力单元;夹线执行组件,包含有摆动夹杆、活动轴、夹持座和侧接槽,所述夹线动力单元的前端连接两个摆动夹杆的后端,所述夹持座设有两个,且两个夹持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侧接槽,两个摆动夹杆的前端分别位于两个侧接槽内。该实用性自动卷拧线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由一人控制完成,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拧紧长短依据需求可控,拧紧效率高,拧线的松紧程度一致,误差小,避免不必要的报废,利于提高线料后续的焊锡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蓬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立德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