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54416发布日期:2023-07-13 02: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电池的容量以及高倍率充放电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电池的容量,其通过改变电芯的大小,以及改变电芯的数量均可对容量进行调整。而影响高倍率充放电的重要因素为内阻,内阻大会导致在电池充放电时,极耳处易出现局部产热过大,从而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而内阻的初始大小主要由电池的结构设计、原材料性能和制程工艺决定,由于电芯正/负极片的电流必须通过极耳才能流出电芯,当电芯增大时电流的传导面积与距离也会增大,极耳的导流电阻会随其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内阻。

2、现有申请号为201821668859.x的专利介绍了一种降低圆柱形锂电池内阻及提高容量的卷绕结构。其通过将卷芯外圈的隔膜收尾更改为负极铜箔收尾,减少了隔膜的使用同时节省了卷芯的内部空间,在后序使用过程中降低了锂电池的内阻并提升了电池的容量。但是该专利仅对圆柱电池有效,对软包及方形电池无明显作用,即该方法适用领域较窄。因此,对其他类型电池来说,尤其针对多电芯的电池,如何降低电池内阻的问题依然存在。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能够缩短电芯内部电子转移距离,从而降低电芯的内阻,进而缓解充放电时产生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且制作简单,成本低。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电池,包括:

4、外壳,上述外壳的一端具有开口;

5、顶盖,设置于上述外壳的上述开口上,上述顶盖背离上述外壳的一侧间隔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

6、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上述电芯、上述正极连接导线和上述负极连接导线均设置于上述外壳内,上述电芯包括主体,上述主体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述第一侧面上和上述第二侧面上均伸出有正极耳和负极耳,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电连接于上述正极柱,上述第二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通过上述正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上述正极柱,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电连接于上述负极柱,上述第二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通过上述负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上述负极柱。

7、可选地,上述电池还包括正极转接片和负极转接片,上述正极转接片和上述负极转接片间隔设置,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通过上述正极转接片和上述正极柱电连接;上述正极连接导线通过上述正极转接片和上述正极柱电连接;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通过上述负极转接片和上述负极柱电连接;上述负极连接导线通过上述负极转接片和上述负极柱电连接。

8、可选地,上述正极转接片包括正极耳连接部、正极连接导线连接部以及正极柱连接部;其中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电连接于上述正极转接片的上述正极耳连接部,上述正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上述正极转接片的上述正极连接导线连接部,上述正极转接片通过上述正极柱连接部和上述正极柱形成电连接;

9、上述负极转接片包括负极耳连接部、负极连接导线连接部以及负极柱连接部;其中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电连接于上述负极转接片的上述负极耳连接部,上述负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上述负极转接片的上述负极连接导线连接部,上述负极转接片通过上述负极柱连接部和上述负极柱形成电连接。

10、可选地,上述正极连接导线与上述第二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之间、上述正极连接导线与上述正极转接片之间、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正极耳与上述正极转接片之间、上述正极转接片与上述正极柱之间、上述负极连接导线与上述第二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之间、上述负极连接导线与上述负极转接片之间、上述第一侧面上的上述负极耳与上述负极转接片之间、上述负极转接片与上述负极柱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11、可选地,上述第一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上述第二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12、可选地,上述第一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上述第二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13、可选地,上述第一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上述第二侧面的上述正极耳的长度和上述负极耳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14、可选地,上述主体包括两个弧形拐角部,上述外壳呈方形结构,上述弧形拐角部和上述外壳之间形成间隙,上述正极连接导线和上述负极连接导线分别设置于两个上述间隙中。

15、可选地,上述电芯设有偶数个,偶数个上述电芯并联设置。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保证高倍率充放电的同时,提高安全性。

17、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电芯两侧均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增加了极耳的数量,使得电芯内部的极片上的电子在转移过程中,可以分为多个小区域,即将原来的电子转移的大区域分隔为多个电子转移的小区域,缩短了电芯内电子运输路径,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芯的内阻,进而缓解充放电时产生的局部过热现象;同时,可以保证即使电芯的高度尺寸进一步增高,也不会受到电阻的限制,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该电池一侧出极柱,便于电池的组装,制作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特征:

1.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正极转接片(30)和负极转接片(40),所述第一侧面(2111)上的所述正极耳(212)通过所述正极转接片(30)和所述正极柱(111)电连接;所述正极连接导线(22)通过所述正极转接片(30)和所述正极柱(111)电连接;所述第一侧面(2111)上的所述负极耳(213)通过所述负极转接片(40)和所述负极柱(112)电连接;所述负极连接导线(23)通过所述负极转接片(40)和所述负极柱(112)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转接片(30)包括正极耳连接部、正极连接导线连接部以及正极柱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侧面(2111)上的所述正极耳(212)电连接于所述正极转接片(30)的所述正极耳连接部,所述正极连接导线(22)电连接于所述正极转接片(30)的所述正极连接导线连接部,所述正极转接片(30)通过所述正极柱连接部和所述正极柱(111)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导线(22)与所述第二侧面(2112)上的所述正极耳(212)之间、所述正极连接导线(22)与所述正极转接片(30)之间、所述第一侧面(2111)上的所述正极耳(212)与所述正极转接片(30)之间、所述正极转接片(30)与所述正极柱(111)之间、所述负极连接导线(23)与所述第二侧面(2112)上的所述负极耳(213)之间、所述负极连接导线(23)与所述负极转接片(40)之间、所述第一侧面(2111)上的所述负极耳(213)与所述负极转接片(40)之间、所述负极转接片(40)与所述负极柱(112)之间均通过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111)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所述第二侧面(2112)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111)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所述第二侧面(2112)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2111)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a,所述第二侧面(2112)的所述正极耳(212)的长度和所述负极耳(213)的长度相同且长度为b;其中,a>b。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11)包括两个弧形拐角部,所述外壳(12)呈方形结构,所述弧形拐角部和所述外壳(12)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正极连接导线(22)和所述负极连接导线(23)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间隙中。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21)设有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电芯(21)并联设置。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以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池,电池包括外壳、顶盖和电芯组件,顶盖的一侧间隔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电芯组件包括电芯、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电芯、正极连接导线和负极连接导线均设置于外壳内,电芯包括主体,主体的第一侧面上和第二侧面上均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第一侧面上的正极耳电连接于正极柱,第二侧面上的正极耳通过正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正极柱,第一侧面上的负极耳电连接于负极柱,第二侧面上的负极耳通过负极连接导线电连接于负极柱。上述结构能够缩短电芯内部电子转移距离,从而降低电芯的内阻,进而缓解充放电时产生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丽芳,曹杰,侯敏,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