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1316发布日期:2023-12-14 05:2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动车辆中往往设置有电池装置,电池装置用于向电动车辆提供动力。电池装置包括多个电池和汇流排,汇流排用于电连接多个电池。电池包括极柱和壳体,极柱为电池的一个电极,壳体为电池的另一个电极。汇流排包括极柱连接部和壳体连接部,极柱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池的极柱,壳体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池的壳体。相关技术中,由于电池装置中多列电池错位设置,导致汇流排中不同汇流单元的结构差异大,电池装置在使用时发热不均匀,存在安全隐患。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装置,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池装置中汇流排温度的均匀性。

2、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

3、多个电池列,所述电池列中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电池,多个电池列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汇流排,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汇流单元和第二汇流单元,所述第一汇流单元包括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壳体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两端,所述第一汇流单元用于连接第一电池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所述第二汇流单元包括第二极柱连接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壳体连接部,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汇流单元用于连接第二电池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列和所述第二电池列为多个所述电池列中相邻的两个电池列;

5、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尺寸,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包括极柱连接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过渡段朝向所述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2,0.8≤s2/s1≤1.2。

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包括汇流排和多个电池列,汇流排包括第一汇流单元和第二汇流单元,第一汇流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壳体连接部,第一极柱连接部包括极柱连接段和过渡段,过渡段设于极柱连接段和第一主体部之间,第一主体部和过渡段朝向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1,第二主体部朝向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2,0.8≤s2/s1≤1.2,使得第一汇流单元和第二汇流单元的电阻相近,解决了由于第一极柱连接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极柱连接部的长度而导致的第一极柱连接部电阻大的问题,提升了电池装置中汇流排温度的一致性。

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纵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极柱连接段的纵截面面积,所述纵截面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的纵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方向逐渐递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沿第一预设轨迹从所述极柱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二侧边沿第二预设轨迹从所述极柱连接段延伸至所述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距离沿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方向逐渐递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轨迹为直线,所述第二预设轨迹为直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轨迹为圆弧,所述第二预设轨迹为圆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一壳体连接部的连接部位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l1,所述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部的连接部位沿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为l2,l1大于l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包括多个第一汇流单元和多个第二汇流单元,多个第一汇流单元和多个第二汇流单元交替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汇流单元分别和多个所述电池列对应,多个所述第二汇流单元分别和多个所述电池列对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连接段的纵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的纵截面面积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厚度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列中的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列中的电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错位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1任一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圆柱电池。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汇流排及电池装置,所述汇流排包括:第一汇流单元和第二汇流单元,所述第一汇流单元包括第一极柱连接部、第一主体部和第一壳体连接部;所述第二汇流单元包括第二极柱连接部、第二主体部和第二壳体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包括极柱连接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过渡段朝向所述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电池的表面的面积为S2,0.8≤S2/S1≤1.2,能够提升电池装置中汇流排温度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留杰,赵雪连,王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