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6310发布日期:2023-12-14 03:3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铝壳作为外壳壳体,然后在外壳壳体的表面贴附一层缓冲膜,然后在壳体的内部装上电芯,将电芯的端头与电池盖板焊接好,最后整体注液来形成锂电池。

2、然而,单个锂电池在运输或者组装成电池包的过程中,因表面是铝壳,当电池受到外界机械冲击时,会产生电池铝壳变形的现象,轻则导致电解液受到挤压溢出,重则导致铝壳严重变形,使得内部极片刺穿,进而导致电池短路,发生电池起火爆炸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及电池包,能够利用缓冲囊承受和缓冲外界的机械冲击,避免在电池运输或者组装成电池包过程中因外界或者人为导致的机械冲击直接作用在内壳体上,提升电池的防冲击能力和安全性。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包括第一缓冲膜以及第二缓冲膜,所述第一缓冲膜贴附于所述内壳体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缓冲膜位于所述第一缓冲膜远离所述内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膜与所述第二缓冲膜围成缓冲囊,所述缓冲囊内设有缓冲介质。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介质通道,所述介质通道连通所述缓冲囊的内部。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介质为压缩气体。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还包括粘接体,所述粘接体环绕在所述第一缓冲膜远离所述内壳体的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粘接体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膜和所述第二缓冲膜之间。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膜的两端均粘附有所述粘接体。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粘接体为双面胶带或热熔胶。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膜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膜的厚度。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的高度位于20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长度位于3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厚度位于7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膜以及所述第二缓冲膜的材料均包括聚乙烯、聚碳酸酯及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

11、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所述电池。

12、通过在外壳体设置第一缓冲膜及第二缓冲膜,并使所述第一缓冲膜与所述第二缓冲膜围成缓冲囊,所述缓冲囊内设置缓冲介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能够利用缓冲囊承受和缓冲外界的机械冲击,避免在电池运输或者组装成电池包过程中因外界或者人为导致的机械冲击直接作用在内壳体上,提升电池的防冲击能力和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设有介质通道(101),所述介质通道(101)连通所述缓冲囊(30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为压缩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0)还包括粘接体,所述粘接体环绕在所述第一缓冲膜(301)远离所述内壳体(20)的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粘接体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缓冲膜(301)和所述第二缓冲膜(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膜(301)的两端均粘附有所述粘接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体为双面胶带或热熔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膜(302)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膜(30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高度位于200毫米至250毫米之间,长度位于30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厚度位于70毫米至100毫米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膜(301)以及所述第二缓冲膜(302)的材料均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及聚丙烯polypropylene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括:内壳体;外壳体,包括第一缓冲膜以及第二缓冲膜,所述第一缓冲膜贴附于所述内壳体一侧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缓冲膜位于所述第一缓冲膜远离所述内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膜与所述第二缓冲膜围成缓冲囊,所述缓冲囊内设有缓冲介质。通过在外壳体设置第一缓冲膜及第二缓冲膜,并使所述第一缓冲膜与所述第二缓冲膜围成缓冲囊,所述缓冲囊内设置缓冲介质,本技术能够利用缓冲囊承受和缓冲外界的机械冲击,避免在电池运输或者组装成电池包过程中因外界或者人为导致的机械冲击直接作用在内壳体上,提升电池的防冲击能力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丁丁,方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