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片及耳机充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9379发布日期:2023-09-13 23: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弹片及耳机充电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弹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弹片及耳机充电仓。


背景技术:

1、随着3c产品向微型化、轻薄化发展,弹片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内用于传输电信号,用于解决内部连接问题,减少内部使用线材连接,且制造倾向自动化,减少力工焊接成本。

2、侧面弹片即侧面与接电产品电连接的弹片,例如,用于耳机充电仓的弹片。目前市场上的侧面弹片都是单头弹片,为了实现侧面弹片与线路板电连接,一般将侧面弹片的一端焊接在fpc上,fpc通过连接器与线路板连接,以使侧面弹片与线路板电连接,或者将侧面弹片的一端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3161741.7。

3、然而,上述两种连接方式都需要进行焊接,导致弹片的安装便捷性及安装效率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装效率及安装便捷性均较高的弹片及耳机充电仓。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弹片,包括第一弹性接触件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弯折形成于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

4、所述弹片还包括第二弹性接触件,所述第二弹性接触件包括弹性力臂及主板接触部,所述弹性力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限位件的第二端,所述主板接触部弯折形成于所述弹性力臂的第二端。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力臂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接触部包括连接段以及翘起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弹性力臂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所述翘起段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所述翘起段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所述翘起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的弯折处形成有接触段。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力臂的长度。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段呈圆弧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及所述第二限位板;

10、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弯折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背离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所述弹性力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板背离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限位缺口,各所述限位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板邻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的一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包括回弹力臂以及侧接触部,所述回弹力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背离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且所述回弹力臂背离所述第二限位板延伸设置,所述侧接触部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回弹力臂的第二端,且所述侧接触部位于所述回弹力臂邻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出连接于所述侧接触部的第二端。

14、一种耳机充电仓,包括仓体、线路板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弹片,所述仓体开设有相连通的耳机收容槽及安装槽,所述弹片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的部分位于所述耳机收容槽内,所述主板接触部位于所述仓体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弹性抵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由于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夹角,且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均用于与仓体的安装槽的槽壁抵接,使得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共同夹持仓体,进而使得弹片固定在仓体的安装槽内。当主板接触部与线路板抵接时,弹性力臂将朝远离线路板的方向弯折,使得主板接触部与线路板弹性抵接,进而使得弹片与线路板电连接,提高了弹片的安装便捷性及安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弹片,包括第一弹性接触件及限位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力臂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接触部包括连接段以及翘起段,所述连接段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弹性力臂的第二端,所述连接段背离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所述翘起段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连接段的第二端,所述翘起段朝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延伸设置,所述翘起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的弯折处形成有接触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弹性力臂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段呈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及所述第二限位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限位缺口,各所述限位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板邻近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包括回弹力臂以及侧接触部,所述回弹力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背离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且所述回弹力臂背离所述第二限位板延伸设置,所述侧接触部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所述回弹力臂的第二端,且所述侧接触部位于所述回弹力臂邻近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凸出连接于所述侧接触部的第二端。

10.一种耳机充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线路板以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弹片,所述仓体开设有相连通的耳机收容槽及安装槽,所述弹片嵌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安装面及所述第二安装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件的部分位于所述耳机收容槽内,所述主板接触部位于所述仓体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弹性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弹片及耳机充电仓。上述的弹片包括第一弹性接触件及限位件,限位件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二安装面之间形成夹角;第一弹性接触件弯折形成于限位件的第一端;弹片还包括第二弹性接触件,第二弹性接触件包括弹性力臂及主板接触部,弹性力臂的第一端弯折形成于限位件的第二端,主板接触部弯折形成于弹性力臂的第二端。当主板接触部与线路板抵接时,弹性力臂将朝远离线路板的方向弯折,使得主板接触部与线路板弹性抵接,进而使得弹片与线路板电连接,提高了弹片的安装便捷性及安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王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