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2438发布日期:2023-06-03 23:20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元件加工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


背景技术:

1、膜电极在其结构上配备有膜组合的电极,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成部分,由内而外分别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扩散层三部分组成,在将膜电极的扩散层封装完毕后,需要在其上贴合垫片,使得膜电极被保护好,保证在使用时,膜电极受到的损伤较小,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需要通过工装进行操作,在对准垫片和膜电极之间的位置时,需要将膜电极准确地吸附在相应的的结构上,保证在使用时,可以准确地贴合到相应的垫片上,但是直接手动对准,造成垫片和膜电极之间对准不够精确,贴合不准;

3、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需要限制好相应的垫片,在垫片完成相应的和膜电极贴合后,需要取下相应的贴片后垫片,但是为了限制好垫片,往往需要对垫片进行一定地限制,在取下时,会造成阻挠,使得取下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通过设置底板、连接板、负压壳、顶框和连接块,解决了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手动对准容易贴合不够准确,且完成贴片后取下不够方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包括底板、连接板、负压壳、顶框和连接块,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等距地固定有三个连接压簧,所述连接压簧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框,所述顶框内远离连接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液压升降机,所述液压升降机的底部共同固定有负压壳,工作时,通过底板将相应的结构支撑在工作台面上,通过连接板在完成贴片后,使得垫片和连接壳分离,通过负压壳吸附相应的膜电极,通过顶框将连接块支撑在其上,通过连接块上的液压升降机将负压壳支撑在其上。

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部远离连接壳的一侧固定有限制槽,所述连接壳顶部的两端皆贯通开设有活动口,底板通过限制槽限制膜电极,连接壳通过活动口活动连接连接柱。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内的连接板顶部两端皆固定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活动连接在活动口内,所述活动板顶部等距地固定有三个连接柱,连接板通过活动板连接柱。

6、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壳的顶部中央固定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周侧固定有电控阀,负压壳通过连通管与外部负压管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壳的底部贯通固定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内均匀地贯通固定有透气孔,负压壳通过吸附板配合其上的透气孔吸附膜电极。

8、进一步地,所述顶框底部对称固定有限制板,所述顶框底部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支腿,顶框在工作时,通过限制板限制支撑连接块,通过支腿支撑在工作台面上。

9、进一步地,所述顶框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对称固定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内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贯通活动连接在顶框内,且推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靠近液压缸的一侧,连接块在工作时,通过液压缸驱动运动。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负压壳、顶框和连接块,解决了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手动对准容易贴合不够准确的问题,工作时,将需要贴合的垫片放到连接壳顶部,通过伸出连接壳的连接柱进入垫片上的安装孔,限制好相应的垫片,随后将膜电极放到限制槽内,并限制到位,通过液压缸驱动负压壳在顶框中来回运动到贴合限制,再驱动膜电极和垫片之间贴合,使得使用时膜电极和垫片贴合时对准更加方便。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和连接板,解决了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完成贴片后取下不够方便的问题,完成贴片工作后,向下压动连接板,使得连接柱和垫片分离,即可取下垫片,因此在工作时,可以方便地完成膜电极垫片贴合后从工装上取下。



技术特征:

1.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包括底板(1)、连接板(2)、负压壳(3)、顶框(4)和连接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壳(102),所述连接壳(102)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等距地固定有三个连接压簧(203),所述连接压簧(203)的底端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顶框(4),所述顶框(4)内远离连接壳(10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液压升降机(501),所述液压升降机(501)的底部共同固定有负压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远离连接壳(102)的一侧固定有限制槽(101),所述连接壳(102)顶部的两端皆贯通开设有活动口(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102)内的连接板(2)顶部两端皆固定有活动板(201),所述活动板(201)活动连接在活动口(103)内,所述活动板(201)顶部等距地固定有三个连接柱(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壳(3)的顶部中央固定连通有连通管(301),所述连通管(301)的周侧固定有电控阀(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壳(3)的底部贯通固定有吸附板(303),所述吸附板(303)内均匀地贯通固定有透气孔(30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4)底部对称固定有限制板(401),所述顶框(4)底部的四个拐角处皆固定有支腿(40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4)远离连接板(2)的一侧对称固定有液压缸(503),所述液压缸(503)内活动连接有推杆(502),所述推杆(502)贯通活动连接在顶框(4)内,且推杆(502)远离液压缸(503)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块(5)靠近液压缸(503)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电极垫片贴合工装,涉及电子元件加工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板、连接板、负压壳、顶框和连接块,底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壳,连接壳内活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等距地固定有三个连接压簧,连接压簧的底端固定在底板的顶部,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框,顶框内远离连接壳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部对称固定有液压升降机,液压升降机的底部共同固定有负压壳。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连接板、负压壳、顶框和连接块,解决了膜电极垫片在贴合时手动对准容易贴合不够准确,且完成贴片后取下不够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优点为:膜电极和垫片在贴合时对准更加精确,且完成贴片后取下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任鑫阳,朱斌,李之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擎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