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2841发布日期:2023-12-14 02:12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即电池板,通常包括箱体和安装于箱体容纳腔内的电芯模组,其中,电芯模组中的电芯上的极柱和防爆阀均位于电芯的同一侧,防爆阀与极柱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电芯热失控而导致防爆阀开阀时,电芯由防爆阀喷出的高温烟气中的金属颗粒物容易溅射在极柱上而导致电芯短路,高温烟气也容易进入容纳腔内而烘烤其余电芯,进而存在电芯易高温热失控、电池包安全风险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包下箱体,该电池包下箱体具有将泄压通道与电芯分隔开,进而电芯不易热失控、电池包安全风险低的优点。

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池包。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又提出一种车辆。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具有泄压通道,所述底板还具有用于承托电芯模组的承接面,所述承接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对接孔,多个所述对接孔与所述电芯模组中的电芯一一对应,所述电芯模组安装于所述底板时,所述电芯上的第一防爆阀与相应所述对接孔对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泄压通道,电芯模组的多个电芯安装于底板的承接面上时,电芯上的第一防爆阀与底板上相应对接孔对接。在电芯热失控而导致第一防爆阀开阀时,由第一防爆阀喷出的高温烟气会由对接孔进入泄压通道内,进而有效避免高温烟气中的金属颗粒物溅射在电芯的极柱上而导致电芯短路,在底板的分隔下,也有效避免高温烟气直接烘烤电芯,由此有效降低了电芯热失控的风险,电池包的安全风险低。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堵条,所述堵条与所述底板相连并封闭所述开口。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板、支撑板和下板,所述上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下板共同构成所述泄压通道,所述对接孔成型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下板中每一种的壁厚为1.8mm-2mm。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泄压通道的底面和侧面贴合接触,所述绝缘层还与所述泄压通道的顶面的至少部分贴合接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横截面外轮廓与所述泄压通道的横截面外轮廓匹配,所述绝缘层由所述开口配合在所述泄压通道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云母板,所述云母板的厚度大于1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二防爆阀,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泄压孔,所述第二防爆阀与所述底板相连并封闭所述泄压孔。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底护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构成避让腔室,所述泄压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防爆阀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腔室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下框架和所述底板构成供所述电芯模组容置的容纳腔。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电芯模组和下箱体,所述电芯模组包括多个电芯,所述电芯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侧面的极柱和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面的第一防爆阀;所述下箱体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多个本体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第一防爆阀与所述对接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防爆阀与相应所述对接孔对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承接面粘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顶板,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下框架,所述顶板、所述下框架和所述底板依次相连并共同构成容纳腔,所述电芯模组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本体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粘接。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模组中的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电芯模组至少有两个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电芯模组一一对应。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

2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下箱体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堵条,所述堵条与所述底板相连并封闭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依次相连的上板、支撑板和下板,所述上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下板共同构成所述泄压通道,所述对接孔成型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下板中每一种的壁厚为1.8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泄压通道的底面和侧面贴合接触,所述绝缘层还与所述泄压通道的顶面的至少部分贴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横截面外轮廓与所述泄压通道的横截面外轮廓匹配,所述绝缘层由所述开口配合在所述泄压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云母板,所述云母板的厚度大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第二防爆阀,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泄压通道连通的泄压孔,所述第二防爆阀与所述底板相连并封闭所述泄压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底护板,所述底护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底护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构成避让腔室,所述泄压孔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防爆阀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腔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下框架,所述下框架与所述底板相连,所述下框架和所述底板构成供所述电芯模组容置的容纳腔。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所述承接面粘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顶板,所述电池包下箱体还包括下框架,所述顶板、所述下框架和所述底板依次相连并共同构成容纳腔,所述电芯模组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多个所述本体的顶面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粘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组中的多个所述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电芯模组至少有两个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泄压通道与所述电芯模组一一对应。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下箱体或如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下箱体、电池包和车辆,电池包下箱体包括底板,底板具有泄压通道,底板还具有用于承托电芯模组的承接面,承接面上设有多个与泄压通道连通的对接孔,多个对接孔与电芯模组中的电芯一一对应,电芯模组安装于底板时,电芯上的第一防爆阀与相应对接孔对接。本技术提供的电池包下箱体具有将泄压通道与电芯分隔开,进而电芯不易热失控、电池包安全风险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