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8036发布日期:2023-12-14 04: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小母线连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小母线连接装置是一种用于连接电路中的小母线的装置,主要由接线板、小母线夹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连接不同的导体,使得电流可以流动到目标设备或者部件。

2、现有技术中将小母线与母线连接,一般是通过连接装置分别与母线和小母线连接,但是现有小母线与连接装置一般都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安装不够便利,不便接线,为了提供更便利的接线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包括接线壳体,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组接线组件;

4、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安装在接线壳体一侧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顶部开设有与小母线端部连接片上的连接卡槽,所述连接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卡槽相适配的连接凸起,所述导电件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料件,所述滑动柱的底端穿过导电件向下延伸并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料件和导电件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压料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料凸起,所述连接片的顶部开设有与压料凸起相适配的凹孔。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滑动柱底端的倾斜导片,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7、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转动板进行支撑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对多组转动板进行支撑。

8、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对多组接线组件进行防护的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上开设有供小母线端部连接片接线的多个第一通槽,所述防护外壳上且位于第一通槽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与把手对应设计。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滑动柱在导电件向上提起,使压料件能够克服压力弹簧向上运动,从而便于小母线端部连接片卡在导电件与压料件,便于对小母线与连接装置进行连接,也方便对小母线从连接装置上拆卸。



技术特征:

1.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壳体(1),所述接线壳体(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组接线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件(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料凸起(27),所述连接片(4)的顶部开设有与压料凸起(27)相适配的凹孔(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5)包括固定在滑动柱(23)底端的倾斜导片(251),所述接线壳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252),所述转动板(25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2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转动板(252)进行支撑的支撑件(6),所述支撑件(6)对多组转动板(252)进行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对多组接线组件(2)进行防护的防护外壳(7),所述防护外壳(7)上开设有供小母线(3)端部连接片(4)接线的多个第一通槽(8),所述防护外壳(7)上且位于第一通槽(8)的下方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槽(9),所述第二通槽(9)与把手(253)对应设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母线连接装置,包括接线壳体,所述接线壳体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组接线组件;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安装在接线壳体一侧的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顶部开设有与小母线端部连接片上的连接卡槽,所述连接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卡槽相适配的连接凸起,所述导电件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料件,涉及小母线连接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控制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滑动柱在导电件向上提起,使压料件能够克服压力弹簧向上运动,从而便于小母线端部连接片卡在导电件与压料件,便于对小母线与连接装置进行连接,也方便对小母线从连接装置上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张波,吕民晟,马元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盛聚力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