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2661发布日期:2023-12-14 02:0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参照图1,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壳体1′、端盖2′以及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而成的卷芯3′,卷芯3′装入电池壳体1′中并充入电解液,然后通过端盖2′密封。

2、目前,电池通常将卷芯3′的正极5′和负极6′分别从电池壳体1′的两端引出,其中,正极5′为凸出的极柱,负极6′为电池壳体1′的底部平面,然而电子设备(如电子烟)的正极和负极通常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当电池与电子设备连接时,电池一端的正极5′或负极6′需要通过导线引到另一端与电子设备连接,连接不方便。

3、而且电池的防爆阀4′通常设置电池壳体1′的底部,但是电池壳体1′的底部加工防爆阀4′的难度较大,容易导致防爆阀4′的设计精度误差较大,从而使得防爆阀3′的阀值偏大,这会降低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结构简单,能够提高泄压结构的设计精度,而且电池组装难度低。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卷芯,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和端盖组件,所述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封口部,所述端盖组件封堵于所述开口,所述卷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端盖组件上设置有泄压结构,所述封口部外侧壁设置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4、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弧形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外周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本体连接,所述弧形凸起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外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上的防爆刻痕,所述泄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正对所述弧形凸起。

5、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

6、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绝缘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间隔并设置有所述绝缘支撑件。

7、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防爆刻痕。

8、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口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极柱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极柱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所述第一极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至所述壳本体外并与所述固定块铆接,所述第一极柱位于所述壳本体内的部分沿周向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块分别抵在所述封口部的相对两侧。

9、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卷芯的中心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中空结构对齐设置。

10、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绝缘密封件,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壳本体之间、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壳本体之间、所述凸台和所述壳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绝缘密封件。

11、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

12、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极柱、第二连接片和热敏电阻,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侧面与所述壳本体的封口部边缘连接,另一侧面连接有所述热敏电阻,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

13、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套设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

14、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外侧包覆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极柱的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至所述绝缘件外侧。

15、作为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本体一体冲压成型。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泄压结构设置在端盖组件上,能够对电池内部进行泄压,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有助于降低加工泄压结构的难度,提高泄压结构的精度,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设置在电池远离端盖组件的端面上,使得电池能够直接与电子设备连接,连接方便,有助于电池和电子设备的自动化组装,从而提高组装效率,同时能够避免占用端盖组件的空间,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在端盖组件设置泄压结构,以提高电池的泄压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卷芯,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和端盖组件,所述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封口部,所述端盖组件封堵于所述开口,所述卷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盖板和设置在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连接片,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弧形凸起和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外周边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壳本体连接,所述弧形凸起朝向所述第一连接片外凸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弧形凸起上的防爆刻痕,所述泄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的泄压孔,所述泄压孔正对所述弧形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绝缘支撑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间隔并设置有所述绝缘支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包括与所述壳本体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封堵所述开口,所述泄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防爆刻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极柱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极柱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壳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所述第一极柱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伸至所述壳本体外并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极柱位于所述壳本体内的部分沿周向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和所述固定块分别抵在所述封口部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的中心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中空结构对齐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绝缘密封件,所述第一极柱和所述壳本体之间、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壳本体之间、所述凸台和所述壳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绝缘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设置在所述壳本体的开口端的外侧,所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二极耳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极柱、第二连接片和热敏电阻,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一侧面与所述封口部边缘连接,另一侧面连接有所述热敏电阻,所述第二极柱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均套设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热敏电阻外侧包覆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极柱的一端与所述热敏电阻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伸至所述绝缘件外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一体冲压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卷芯,外壳包括壳本体和端盖组件,壳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另一端设置有封口部,端盖组件封堵于开口,卷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端盖组件上设有泄压结构,封口部的外侧壁间隔设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绝缘设置,第一极耳与第一端子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端子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泄压结构设在端盖组件上,能够对电池内部进行泄压,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同时有助于降低加工泄压结构的难度,提高泄压结构的精度,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而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设置在电池远离端盖组件的端面上,使得电池能够直接与电子设备连接,电池和电子设备组装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祝媛,曹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