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7429发布日期:2023-11-29 21:5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硅片分选,具体涉及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硅片作为重要的太阳能电池原材料,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电路板等产品的生产制造中。在硅片的生产过程中,硅片分选机作为质量把控的终端设备,对硅片尺寸、脏污、隐裂、孔洞、电阻率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质量等级分选,以保证由硅片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电路板等产品的质量。

2、硅片分选机一般由出料、检测和下料分选三部分组成,其中,在硅片清洗工序完成之后,机械手将硅片料篮从传输线上转移到出料平台上,出料装置对料框中的硅片完成逐片往分选机输送线上传料。

3、而现有技术中的出料装置中,一般由平移模组以及两个旋转升降出料模组等组成,其中两个旋转升降出料模组由所述平移模组带动实现进行交替出料;确保两个旋转升降出料模组其中之一在往硅片分选机出料硅片。但该方案需要通过平移模组切换两个旋转出料模组,当其中一料框的框里所有硅片完成出料后,需要把该空料框切离出硅片出料位(同步地把另一有料料框切到硅片出料位),该切换过程需要旋转升降出料模组完成旋转90°,平移模组带动两旋转升降出料模组平移切换,因带满料料框切换,平移速度是低加减速模式,完成上述切换所耗时间约占完成一料框硅片出料时间的8%~15%,而下游工位处于闲置状态从而对硅片分选机造成了8%~15%的效率损耗;其次,因带着大质量的两个出料模组切换,所需空间较大造成尺寸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机柜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柜组件内部且并排放置的两个出料模组,还包括两个取料流线、主线过渡流线和可对硅片进行转移的横向吸附移载流线,每个所述取料流线的入料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出料模组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横向吸附移载流线横跨两个取料流线,一个取料流线的出料端与连接下游工位的所述主线过渡流线的入料端对齐。

2、进一步,所述取料流线包括与固定座固接的取料流线基板、安装于所述取料流线基板两侧且可被取料电机驱动的两条转送皮带,所述取料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

3、进一步,所述取料流线与所述主线过渡流线的结构相同,所述取料流线还包括固接于所述取料流线基板两端部的惰轮座,所述惰轮座上安装有与所述转送皮带啮合的惰轮,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过度惰轮和张紧轮,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前后端设有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分别固接于转动轴的两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转送皮带与所述取料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4、进一步,所述横向吸附移载流线包括流线固定架,固接于流线固定架顶部的流线横向基板,安装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两侧的吸附带和驱动所述吸附带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吸附带的紧边和松边之间设有吸气块,所述吸气块上设有吸气槽,所述吸气块连通吸气机构,所述吸附带上设有吸气孔,所述吸气孔可与所述吸气槽连通。

5、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的顶部且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机支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支座上且穿出所述电机支座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固接有与所述吸附带啮合的主动带轮,位于所述电机支座内部的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轮。

6、进一步,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的顶部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吸气端连通吸块,所述吸块固接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的顶部,所述吸块上设有气道,所述气道连通安装于所述吸气槽。

7、进一步,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主线过渡流线两侧并由导向电机驱动的导向传输机构,所述导向传输机构通过过度立板安装在宽度调节机构的顶部。

8、进一步,所述导向传输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过度立板顶部的过度横板,所述过度横板上固接有所述导向电机,所述导向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三主动轮,所述过度横板上还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三主动轮分别与导向皮带啮合。

9、进一步,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可被调节电机驱动的调节皮带、安装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滑轨和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两个调节座,所述过度立板与所述调节座的顶部固接,两个所述调节座分别各自与所述调节皮带的松边与紧边固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上设有两个取料流线,先由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依次落入一个取料流线后,将由取料流线传输至主线过渡流线进而传输至下游工位;当进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出料完成后,另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将落入取料流线中,当该硅片移动至取料流线的出料端时,将由横向吸附移载流线将硅片转移至与主线过渡流线入料端对齐的取料流线上,并通过该取料流线传送至主线过渡流线上进而传输至下游工位;该过程实现了两个出料模组中硅片的交替出料,取消了需要切换两个出料模组的过程,进而提高了硅片分选机的出料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切换两个出料模组时所需要的空间较大的问题,节省了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包括机柜组件(1)、安装于所述机柜组件(1)内部且并排放置的两个出料模组(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取料流线(2)、主线过渡流线(7)和可对硅片(8)进行转移的横向吸附移载流线(3),每个所述取料流线(2)的入料端分别与一个所述出料模组(11)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横向吸附移载流线(3)横跨两个取料流线(2),一个取料流线(2)的出料端与连接下游工位的所述主线过渡流线(7)的入料端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流线(2)包括与固定座固接的取料流线基板(21)、安装于所述取料流线基板(21)两侧且可被取料电机(22)驱动的两条转送皮带,所述取料电机(22)安装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流线(2)与所述主线过渡流线(7)的结构相同,所述取料流线(2)还包括固接于所述取料流线基板(21)两端部的惰轮座(23),所述惰轮座(23)上安装有与所述转送皮带啮合的惰轮,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过度惰轮和张紧轮(24),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前后端设有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分别固接于转动轴的两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中部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转送皮带与所述取料电机(22)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吸附移载流线(3)包括流线固定架(31),固接于流线固定架(31)顶部的流线横向基板(32),安装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32)两侧的吸附带(33)和驱动所述吸附带(3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吸附带(33)的紧边和松边之间设有吸气块(34),所述吸气块(34)上设有吸气槽,所述吸气块(34)连通吸气机构,所述吸附带(33)上设有吸气孔(35),所述吸气孔(35)可与所述吸气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32)的顶部且安装有驱动电机(36)的电机支座(37)和转动连接于所述电机支座(37)上且穿出所述电机支座(37)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固接有与所述吸附带(33)啮合的主动带轮,位于所述电机支座(37)内部的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由所述驱动电机(36)驱动的驱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32)的顶部的真空发生器(38),所述真空发生器(38)的吸气端连通吸块(39),所述吸块(39)固接于所述流线横向基板(32)的顶部,所述吸块(39)上设有气道,所述气道连通安装于所述吸气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4),所述导向组件(4)包括安装于所述主线过渡流线(7)两侧并由导向电机(41)驱动的导向传输机构,所述导向传输机构通过过度立板(43)安装在宽度调节机构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传输机构包括固接于所述过度立板(43)顶部的过度横板(42),所述过度横板(42)上固接有所述导向电机(41),所述导向电机(41)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三主动轮,所述过度横板(42)上还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三主动轮分别与导向皮带(44)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5)、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上且可被调节电机驱动的调节皮带(51)、安装于所述支撑板(5)顶部的滑轨(52)和与所述滑轨(52)滑动连接的两个调节座(53),所述过度立板(43)与所述调节座(53)的顶部固接,两个所述调节座(53)分别各自与所述调节皮带(51)的松边与紧边固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硅片分选机的无缝切换出料装置,属于硅片分选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柜组件、两个出料模组、两个取料流线、横向吸附移载流线和主线过渡流线;先由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落入一个取料流线后,将由取料流线传输至主线过渡流线;当进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出料完成后,另一个出料模组中的硅片将落入取料流线中,随后将由横向吸附移载流线将硅片转移至与主线过渡流线入料端对齐的取料流线上,并通过该取料流线传送至主线过渡流线;该过程实现了两个出料模组中硅片的交替出料,取消了需要切换两个出料模组的过程,进而提高了硅片分选机的出料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切换两个出料模组时所需要的空间较大的问题,节省了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肖赖发,陈康,王成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广浩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