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8467发布日期:2024-03-18 16:4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当前新能源市场发展迅猛,市面上锂电池主要以方壳电芯、圆柱电芯和软包电芯为主,其中方壳电芯结构强度大,成组效率高,作为锂离子电芯结构件具有较大的优势,锂电池在如今车辆动力电池领域应用日益增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人们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要求越来越高。

2、电芯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发出热量,现有电芯成组一般是通过电芯液冷、或者大面风冷进行冷却,由于这种冷却方式是通过模组原有的壳体表面冷却,同时还需要设置支架用于支撑,或者是电芯成组时增加其他散热装置来进行散热,以上结构均存在以下缺陷:1、散热冷却效果差,导致电芯温度过高几率大,从而导致电芯损坏甚至发生热失控;2、增加散热装置的话则会提高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该电芯的壳体设置有一冷却结构,以解决传统壳体冷却不充分,导致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及包覆于电芯单元的壳体,壳体具有至少一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且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部。

4、优选的,流通部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槽及与第一槽连通的至少一条第二槽。

5、优选的,第一槽的数量为两条以上,第二槽的数量为两条以上,两条以上第一槽与两条以上第二槽等距交错分布。

6、优选的,两条以上所述第一槽与两条以上所述第二槽垂直交错形成一网状结构。

7、优选的,流通部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等距设置的第一槽,第一槽的设置为直线形、波浪形或折线形结构。

8、优选的,流通部设置为多条相互连通的孔结构,且流通部封盖有与主体部匹配的一矩形板。

9、优选的,主体部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或侧部,且主体部与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优选的,主体部设置于壳体的底部或侧部,且主体部焊接于壳体。

11、优选的,流通部包括多条等距设置的第一槽,第一槽的流通面为曲面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及包覆于电芯单元的壳体,壳体具有至少一冷却结构,冷却结构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主体部且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芯的壳体设置有冷却结构,提高了电芯的使用范围,同时流通部可以加快冷却介质的流通速率与流通面积,能够快速使电芯冷却与壳体散热,增强电芯的倍率性能与安全性能。

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模组外壳及设置于模组外壳的多个并串联的上述电芯,两个相邻的电芯的冷却结构紧密排布在一起,且相应的流通部相互连通。

15、电池模组中相邻的两个电芯的流通部均相互连通,使得多个流通部形成一个强大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布满了电池模组的底部,相应的冷却介质可以在这个冷却系统流通,这样快速地将电芯工作的热量导出,同时也将冷却介质的冷量导入,使得整个电池模组工作均衡稳定,不会出现热失效,以上结构可以省去电池模组的冷却装置与导热材料,从而降低了电芯组模时的物料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使用范围和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400)及包覆于所述电芯单元(400)的壳体(600),所述壳体(600)具有至少一冷却结构(610),所述冷却结构(610)包括主体部(65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650)且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部(6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部(660)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槽(661)及与所述第一槽(661)连通的至少一条第二槽(66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661)的数量为两条以上,所述第二槽(662)的数量为两条以上,两条以上所述第一槽(661)与两条以上所述第二槽(662)等距交错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两条以上所述第一槽(661)与两条以上所述第二槽(662)垂直交错形成一网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部(660)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等距设置的第一槽(661),所述第一槽(661)的设置为直线形、波浪形或折线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部(660)设置为多条相互连通的孔结构,且所述流通部(660)封盖有与所述主体部(650)匹配的一矩形板(66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50)设置于所述壳体(600)的底部或侧部,且所述主体部(650)与所述壳体(600)为一体成型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50)设置于所述壳体(600)的底部或侧部,且所述主体部(650)焊接于所述壳体(6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部(660)包括多条等距设置的第一槽(661),所述第一槽(661)的流通面为曲面结构。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外壳(700)及设置于所述模组外壳(700)的多个并串联权利要求1-9任一的电芯(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带冷却结构的电芯及包含该电芯的电池模组。该电芯包括至少一个电芯单元及包覆于所述电芯单元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冷却结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主体部及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用于冷却介质流通的流通部。本技术通过电芯的壳体增加冷却结构,增强了电芯的耐用性和冷却降温,同时流通部增加了冷却介质的流通面积和流速,能够快速提高壳体的散热效果。本技术还公开一种包含上述电芯的电池模组。

技术研发人员:朱坤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