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机构及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3706发布日期:2023-12-14 02:3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盖体机构及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盖体机构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割草机等自移动作业设备需要按需回基站充电,而基站可能会处于离网状态,因此有必要为基站配备充电设备。

2、上述基站的充电设备有可能在户外使用,考虑到户外环境复杂,需要在充电设备的插头处做防水处理,现有的防水处理方式通常是在插头处加胶塞遮盖,这样一方面容易出现胶塞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插头数量通常不止一个,这也意味着操作者需要费力塞多个胶塞,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盖体机构及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充电设备的插头处防水方式不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盖体机构,包括顶盖和第一遮板,所述第一遮板活动设于所述顶盖。所述盖体机构还包括第二遮板和传动组件。所述顶盖上设插接口,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插接口的相对两侧。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顶盖内,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均和所述传动组件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遮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联动所述第二遮板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以遮蔽或露出所述插接口。

4、如此,当充电设备的插头需要使用时,可以推动第一遮板向背离第二遮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遮板移动至顶盖内侧,在传动组件的协同作用下,第二遮板可随第一遮板同步相背运动,让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露出顶盖上的插接口,方便充电设备的插头与割草机等外部设备连接以进行充电过程。当充电设备的插头需要遮蔽时,可以推动第一遮板朝向第二遮板移动,使第一遮板移出顶盖,第一遮板的动能可通过传动组件传递至第二遮板,使第二遮板随第一遮板同步相向运动,直至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相互抵持,从而遮盖顶盖上的插接口,进而覆盖充电设备的插头,避免外部水汽灰尘等落入插头中。盖体机构的操作方式简单方便,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均移动设于顶盖上,不易丢失,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传动副,所述齿轮传动副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遮板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遮板传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遮板在外力作用下移动时,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进而将动能传递至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二遮板移动,实现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之间的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遮板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一遮板的移动方向排布,并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如此,当第一遮板移动时可通过第一齿条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遮板设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沿所述第二遮板的移动方向排布,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如此,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可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二遮板移动。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上设凹陷部,所述插接口位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顶盖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侧边,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与所述安装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的一侧,方便齿轮与遮板之间进行装配,使盖体机构的结构紧凑。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交叉;所述第一遮板的侧边收容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遮板的侧边收容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可分别沿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移动,以便导向移动方向,有利于提高运动稳定性。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齿轮传动副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安装板中的一个安装板和两组所述齿轮传动副中的一组齿轮传动副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一侧,两个所述安装板中的另一个安装板和两组所述齿轮传动副中的另一组齿轮传动副设置于所述凹陷部的相对另一侧,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安装于两组所述安装板之间,并与两组所述齿轮传动副传动配合,可以平衡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的受力。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遮板的外表面设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为抠手位。外力可施加在第一凸部以推动第一遮板。此外,第一凸部还可以用于抵顶插接口与第一遮板对应的边缘处,限制第一遮板朝向顶盖内移动时的移动位置,避免第一遮板全部收容至顶盖内侧后不方便将其移出。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遮板的外表面设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用于在所述第二遮板相背于所述第一遮板移动至预设位置时,与所述插接口的边缘处相抵持,以限制所述第二遮板的移动位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遮板朝向所述第一遮板的一侧设密封件,所述第一遮板与所述第二遮板相向运动并遮挡所述插接口时,所述密封件抵持所述第一遮板;密封件可以减小第一遮板与第二遮板之间的缝隙,提高盖体机构的防水性能。所述第一遮板朝向所述第二遮板的一侧设对应所述密封件的密封槽,所述密封件部分设于所述密封槽;或,所述第一遮板槽朝向所述第二遮板的一侧也设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遮板与所述第二遮板相向运动并遮挡所述插接口时,两所述密封件交错抵持。密封件与密封槽配合设置,或两密封件交错抵持,可以使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之间的缝隙形成为凹凸结构,有利于拦截水汽灰尘等杂质,提升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之间的密封性能。

13、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主体部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盖体机构,所述盖体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盖体机构的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用于遮蔽或露出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端口。

14、本申请的盖体机构和充电设备通过在顶盖上设置传动配合的第一遮板、传动组件和第二遮板,使第一遮板移动时,可联动第二遮板同步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方便遮盖或露出顶盖上的插接口,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特征:

1.一种盖体机构,包括顶盖和第一遮板,所述第一遮板活动设于所述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机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盖体机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主体部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体机构,所述盖体机构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上,所述盖体机构的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用于遮蔽或露出所述主体部的连接端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盖体机构及充电设备。其中,盖体机构包括顶盖和第一遮板,所述第一遮板活动设于所述顶盖。所述盖体机构还包括第二遮板和传动组件。所述顶盖上设插接口,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插接口的相对两侧。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顶盖内,所述第一遮板和所述第二遮板均和所述传动组件传动配合,所述第一遮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联动所述第二遮板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以遮蔽或露出所述插接口,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感受。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财,张泫舜,普成龙,曾庆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