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6429发布日期:2023-12-07 01:0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接地,具体为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1、室内用高、低压接地线主要由绝缘操作杆、带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和接地线夹组成,其中接地线夹常见外形有钳式、平口螺旋式、平口刹车型、双簧卡扣式等,绝缘操作杆长度根据不同电压等级选用0.5米至8米不等。接地线在使用时,接地线夹连接在绝缘操作杆的一端,手持绝缘操作杆,利用接地线夹夹在设备导体端的铜排上,实际由于设备在安装时,铜排的朝向往往不固定,有时设备需安装在柜体中,设备导体端的空间狭小;由于接地线夹与绝缘操作杆固定连接,而绝缘操作杆较长,可能由于铜排的朝向因素,绝缘操作杆端部的接地线夹无法与设备导体端的铜排充分良好的接触,这样可能导致接地线与设备导体端接触不良、连接不可靠等不安全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具体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2、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包括手钳,所述手钳包括左夹板;右夹板,所述右夹板与所述左夹板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左手柄,所述左手柄与所述左夹板固定连接;右手柄,所述右手柄与所述右夹板固定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与所述左夹板和所述右夹板连接;以及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手钳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手钳将转接装置与设备导体端的铜排连接,旋转连接块至合适的接地朝向,再将接地线夹夹在连接块上,从而实现设备导体端与接地线的连接,该接地线转接装置体积小,操作便捷,更适用于在狭小空间装设接地线,通过旋转连接块可调节至合适的方向,便于与接地线连接并且可保证接地线与转接装置充分可靠的接触。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板具有左夹持面,所述左夹持面靠近前端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凹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夹板设置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实际使用时设备导体端的铜排设置在左夹板的凹部,便于手钳与设备导体端夹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夹板具有右夹持面,所述右夹持面靠近前端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凹部。实际使用时设备导体端的铜排设置在右夹板的凹部,便于手钳与设备导体端夹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夹板设置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所述第三凹部和所述第一凹部相对设置,限定前内腔,所述第四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相对设置,限定后内腔。设备导体端的铜排容纳在前内腔或者后内腔,便于手钳与设备导体端夹紧并且充分可靠的接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手柄和所述右手柄都设置绝缘护套。人员操作时手握设有绝缘护套的一部分,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包括左板、与所述左板平行的右板以及与所述左板垂直的上板,所述上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板的上端和所述右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使所述连接块形成凹形的结构。便于连接块与手钳连接,并且可通过调节连接块的转向,使绝缘操作杆端部的接地线夹与连接块充分连接,从而实现接地线与设备导体端的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夹板靠近后端的部分开设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块的螺孔,所述右夹板与所述左板通过蝶形螺栓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蝶形螺栓进行拧紧和拧松。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蝶形螺栓设有护套,所述护套是绝缘的。人员操作时手握具有护套的部分,可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1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拧松蝶形螺栓转动装设于手钳上的连接块至合适的接地朝向,再拧紧蝶形螺栓将连接块固定牢固,将绝缘操作杆端部的接地线夹夹在连接块上,保证接地线夹与连接块充分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接地线夹与设备导体端连通;该转接装置使用便捷,可满足不同接地环境的不同接地需求,尤其适用于设备柜体空间狭小、导体端铜排朝向限制等特殊接地环境,能够解决装设接地线困难、接地不稳固等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11)具有左夹持面(111),所述左夹持面(111)靠近前端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11)设置第一凹部(112)和第二凹部(1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板(12)具有右夹持面(121),所述右夹持面(121)靠近前端的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至少一个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板(12)设置第三凹部(122)和第四凹部(123);所述第三凹部(122)和所述第一凹部(112)相对设置,限定前内腔(a),所述第四凹部(123)和所述第二凹部(113)相对设置,限定后内腔(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手柄(13)和所述右手柄(14)都设置绝缘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包括左板(21)、与所述左板(21)平行的右板(22)以及与所述左板(21)垂直的上板(23),所述上板(2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板(21)的上端和所述右板(22)的上端固定连接,使所述连接块(2)形成凹形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板(12)靠近后端的部分开设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块(2)的螺孔,所述右夹板(12)与所述左板(21)通过蝶形螺栓(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螺栓(3)设有护套(31),所述护套(31)是绝缘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接地线的转接装置,包括手钳(1),所述手钳(1)包括左夹板(11);右夹板(12),所述右夹板(12)与所述左夹板(11)通过连接件(4)活动连接;左手柄(13),所述左手柄(13)与所述左夹板(11)固定连接;右手柄(14),所述右手柄(14)与所述右夹板(12)固定连接;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两端与所述左夹板(11)和所述右夹板(12)连接;以及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与所述手钳(1)通过螺栓(3)连接。本装置体积小,操作便捷,更适用于在狭小空间装设接地线,通过旋转连接块使其朝向合适的方向,使接地线与连接块充分连接,保证接地线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冰,张正宇,李和良,季和平,邓行知,刘文祥,张军辉,吴清珊,李曙光,秦磊,尹幸,王章,王壕,吕维川,吕望,吕维浩,李文平,沈泽,张伟,董杰,刘拥,李自龙,罗建生,于洋洋,熊金华,浦恩任,王江,王昱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