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7217发布日期:2024-01-16 11:1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接触件,具体涉及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新能源汽车电连接器行业中,接触件一直都是连接器上最重要的零件,直接关系到连接器连接性能的可靠性。现阶段使用机加类圆形接触件加工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载流有限,无法满足市场对大电流连接器的需求,越来越多厂家采用冲压类片式接触件。目前,常用大载流片式接触件插孔为外护套、导电排和接触簧片组成,现有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虽然可满足大载流要求,但是零件数量多,基本为三个零件,加工及装配复杂,导致产品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包括两个导电片、多个导电簧爪、外护套、与导线连接的端接区以及设置在导电片和外护套之间的过渡区,所述外护套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凸起,所述第一悬臂沿导电簧爪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悬臂与外部腔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凸起与导电片固定配合连接。

3、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片和外护套结构强装为一体,导电片的一端连接端接区,另一端连接外护套。

4、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簧爪与片式接触件为一体设计。

5、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簧爪设置在不同于导电片的任意一侧,且设有与导电簧爪相对应的插针引导口,以实现多角度对插。

6、进一步优化,所述端接区采用不限于压接、超声波焊接或螺栓连接多种方式实现与导线的连接。

7、进一步优化,所述过渡区采用不限于单片过渡、整片折弯、紧固件连接、结构设计固定连接多种方式实现与导线的连接。

8、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悬臂不限于悬臂梁、简支梁多种形式设置。

9、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配合连接为凹凸结构槽相配合的连接方式。

10、进一步优化,所述插针引导口沿适配插针插拔方向前端设置,外护套的两侧设有多个凸筋。

11、进一步优化,所述导电片采用铜材料制成,外护套由钢材料制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外护套和导电片为一体结构,同传统的插孔结构相比,零件数量少,成本低;

14、2、导电片的导电簧爪和外护套支撑悬臂相配合,增加簧爪强度,使插拔稳定、柔和;

15、3、导电簧爪可多角度布置,可实现多角度对插;

16、4、外护套凸起与导电片配合固定(怎么配合固定),配合紧密,抗振性强;

17、5、外护套沿适配插针插拔方向前端设有插针的引导口;两侧设有多个凸筋,即保证了其整体强度,也可使其与导电片配合更加紧密,增加其抗振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护套簧片一体式结构,零件数量少,进而加工及装配简单,同时可满足多角度对插。



技术特征:

1.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导电片(1)、多个导电簧爪(11)、外护套(2)、与导线连接的端接区(12)以及设置在导电片(1)和外护套(2)之间的过渡区(13),所述外护套(2)包括第一悬臂(21)、第二悬臂(22)和凸起(23),所述第一悬臂(21)沿导电簧爪(11)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悬臂(22)与外部腔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凸起(23)与导电片(1)固定配合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1)和外护套(2)结构强装为一体,导电片(1)的一端连接端接区(12),另一端连接外护套(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簧爪(11)与片式接触件为一体设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簧爪(11)设置在不同于导电片(1)的任意一侧,且设有与导电簧爪(11)相对应的插针引导口(24),以实现多角度对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接区(12)采用不限于压接、超声波焊接或螺栓连接多种方式实现与导线的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13)采用不限于单片过渡、整片折弯、紧固件连接、结构设计固定连接多种方式实现与导线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21)不限于悬臂梁、简支梁多种形式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配合连接为凹凸结构槽相配合的连接方式。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引导口(24)沿适配插针插拔方向前端设置,外护套(2)的两侧设有多个凸筋(2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一种片式接触件插孔结构,包括两个导电片、多个导电簧爪、外护套、与导线连接的端接区以及设置在导电片和外护套之间的过渡区,所述外护套包括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凸起,所述第一悬臂沿导电簧爪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悬臂与外部腔体固定配合连接,所述凸起与导电片固定配合连接。本技术护套簧片一体式结构,零件数量少,进而加工及装配简单,同时可满足多角度对插。

技术研发人员:顾钙琳,李刘生,周锦昌,贺妍,杨毅,郭钢毅,马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