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2909发布日期:2023-12-07 03:3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雷接地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1、根据规范要求,绝大部分民用建筑物的接地电阻通常需要低于1ω。通常的做法是在建筑物底层铺设接地网,或利用地板钢筋做接地网,然后在钢筋网四周设置垂直接地极,以降低接地电阻。然而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仅靠常规的角钢接地极无法满足要求,且建筑物通常设置有建筑红线,外引接地极会突破建筑红线,并且成本高,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合适的接地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其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上设有螺旋扁钢,钢筋笼与螺旋扁钢相接处设有延伸至桩基外土壤内的外延扁钢,用于将桩基内所带电荷通过外延扁钢导至土壤内。

3、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利用钢筋笼作为接地体,借助桩基增大与土壤接触面积,有效降低建筑物接地电阻,利用螺旋扁钢提高接地体的导电能力,再通过延伸至土壤内的外延扁钢将接地体所带电荷充分导入土壤内。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桩基上方设有承台,承台内底部设有水平钢筋网。

5、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借助承台一方面增大建筑物与地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另一方面通过承台配合桩基提高接地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笼包括钢筋环和垂直钢筋,钢筋环设于所述桩基顶部且与所述水平钢筋网相接,垂直钢筋沿钢筋环圆周布设,且垂直钢筋顶部呈外扩状设于所述承台内。

7、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利用钢筋环和垂直钢筋配合形成良好的接地体,通过垂直钢筋的导电传递能够保证将所带电荷充分导入土壤深处,不仅改变了混凝土的导电特性,降低了混凝土的电阻率,还对桩基起到约束作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垂直钢筋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5m。

9、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一方面适当的接地体深度能够保证接地体的导电接地效率,而且有效避免接地极结构突破建筑红线,另一方面接地体的设计长度过于深入地下反而不利于施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环直径为600mm~800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钢筋笼作为接地体,借助螺旋扁钢和外延扁钢将接地体所带电荷充分导入土壤内,利用混凝土结构为接地体提供有效防护,保证接地体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钢筋笼还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的电阻率,相较于常规接地极结构在高电阻率土壤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13、2、通过垂直设置接地体能够有效避免接地极结构突破建筑红线的范围,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6),其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上设有螺旋扁钢(4),钢筋笼与螺旋扁钢(4)相接处设有延伸至桩基(6)外土壤内的外延扁钢(5),用于将桩基(6)内所带电荷通过外延扁钢(5)导至土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6)上方设有承台(7),承台(7)内底部设有水平钢筋网(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钢筋环(2)和垂直钢筋(3),钢筋环(2)设于所述桩基(6)顶部且与所述水平钢筋网(1)相接,垂直钢筋(3)沿钢筋环(2)圆周布设,且垂直钢筋(3)顶部呈外扩状设于所述承台(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钢筋(3)的延伸长度不小于2.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环(2)直径为600mm~80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适用于防雷接地结构领域。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作接地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其内部设有钢筋笼,钢筋笼上设有螺旋扁钢,钢筋笼与螺旋扁钢相接处设有延伸至桩基外土壤内的外延扁钢,用于将桩基内所带电荷通过外延扁钢导至土壤内。

技术研发人员:任洪涛,汪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