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777发布日期:2023-11-07 00:3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1、连接器通常指具有插接功能的电器连接器,主要用于电流或信号传输,连接器一般包括壳体和线束,壳体内设有端子容置槽,线束的一端设有可插入端子容置槽内的端子,使用时,将壳体插入外部插座,使插座上的端子与连接器上的端子插接连接。

2、然而传统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线束会朝各个方向摆动,导致线束与端子的连接处容易松动或者受损断裂,造成连接器无法正常使用,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避免线束与端子的连接处松动或者受损断裂,使用寿命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连接器,包括线壳和线束,所述线壳包括壳体、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置槽,所述线束上的第一端子穿设于所述端子容置槽中,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连接,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可相互夹合,以使所述线束靠近第一端子的一端夹紧在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通过设置由壳体、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构成的线壳,壳体内设置端子容置槽,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连接,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连接,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可相互夹合,在组装时,先将线束上的第一端子插入端子容置槽内,再将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夹合,以使线束靠近第一端子的一端夹紧在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从而利用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夹住线束,在使用连接器过程中,避免线束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处松动或者受损断裂,使用寿命长。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设有线束容置槽,所述线束容置槽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所述第一夹线板与上夹线盖连接,所述第二夹线板与下夹线盖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内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柱,所述上夹线盖内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之间围成所述线束容置槽。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夹线盖内的左右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相互夹合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伸入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二限位柱伸入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中。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上设有第一扣接件,所述下夹线盖上设有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扣合连接,以使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相互夹合。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邻近的第一扣接件正对设置,所述下夹线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上均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第二扣接件位于定位块的正下方。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容置槽贯穿壳体的前后两端的端面,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有与端子容置槽连通的端子限位槽,所述第一端子上的倒扣卡入端子限位槽中,以限制所述第一端子后退。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软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软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前端可拆卸连接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上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伸入端子容置槽内与第一端子抵接。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由壳体、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构成的线壳,壳体内设置端子容置槽,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连接,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连接,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可相互夹合,在组装时,先将线束上的第一端子插入端子容置槽内,再将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夹合,以使线束靠近第一端子的一端夹紧在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从而利用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夹住线束,在使用连接器过程中,避免线束与第一端子的连接处松动或者受损断裂,使用寿命长。

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壳和线束,所述线壳包括壳体、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端子容置槽,所述线束上的第一端子穿设于所述端子容置槽中,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连接,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可相互夹合,以使所述线束靠近第一端子的一端夹紧在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设有线束容置槽,所述线束容置槽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所述第一夹线板与上夹线盖连接,所述第二夹线板与下夹线盖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内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限位柱,所述上夹线盖内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之间围成所述线束容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线盖内的左右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相互夹合时,所述第一限位柱伸入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第二限位柱伸入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上设有第一扣接件,所述下夹线盖上设有第二扣接件,所述第一扣接件和第二扣接件扣合连接,以使所述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相互夹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所述第一左侧板和第一右侧板上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邻近的第一扣接件正对设置,所述下夹线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所述第二左侧板和第二右侧板上均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块,所述第二扣接件位于定位块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容置槽贯穿壳体的前后两端的端面,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有与端子容置槽连通的端子限位槽,所述第一端子上的倒扣卡入端子限位槽中,以限制所述第一端子后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软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上边沿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下夹线盖的前端与壳体的后端下边沿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和第二转轴的轴线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可拆卸连接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上设有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伸入端子容置槽内与第一端子抵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线壳和线束,线壳包括壳体、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壳体内设有端子容置槽,线束上的端子穿设于端子容置槽中,上夹线盖与壳体软连接或转动连接,下夹线盖与壳体软连接或转动连接,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之间设有线束容置槽,线束容置槽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第一夹线板与上夹线盖连接,第二夹线板与下夹线盖连接,上夹线盖与下夹线盖可相互夹合,以使线束靠近端子的一端夹紧在第一夹线板和第二夹线板之间,本技术避免线束与端子的连接处松动或者受损断裂,使用寿命长,同时壳体与上夹线盖和下夹线盖可采用一体连接或分体设置,工艺简单,抗拉强度大,不易断开。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世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衡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