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0558发布日期:2023-12-14 01:2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


背景技术:

1、在电动汽车和储能设备的快速发展下,电池的用量和性能也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过流能力是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如何提高电池的过流能力和结构可靠性、易加工性和成本控制是本领域的研发方向。

2、单体电池的基本形式一般有方形电池和圆柱形电池。圆柱形电池因其采用卷绕式加工,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而被普及。圆柱电池有极柱(正极、负极)、电芯、外壳等几个部分,电芯极耳通过连接片与盖板的极柱嫁接连接,连接片在电池内部焊接,这种连接方式,连接片导入电池内需要进行折弯,折弯的连接片在电池内部两端占用电池一定的内部空间,导致电芯体积缩小,电池容量小,此种结构的电池可靠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以解决通过折弯的连接片连接电芯极耳与盖板的极柱的连接方式,折弯的连接片会在电池内部两端占用电池一定的内部空间,导致电芯体积缩小,电池容量小,结构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包括:

4、钢壳,所述钢壳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所述钢壳的密封端开设极柱通孔:

5、正极极柱,穿设于所述极柱通孔内,所述正极极柱上开设有注液孔;

6、电芯,设置于所述钢壳内;

7、扁平形正极连接片,焊接于所述电芯一端;

8、扁平形负极连接片,焊接于所述电芯另一端;

9、负极基板,压合于所述钢壳的开口端;

10、其中,所述扁平形正极连接片与所述正极极柱焊接,所述扁平形负极连接片与所述负极基板贴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极极柱包括极柱体和圆形台,所述极柱体设置于所述圆形台顶部中心,所述注液孔由所述极柱体顶端贯穿至所述圆形台底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

13、正极绝缘板,套设于所述极柱体外周,且所述正极绝缘板部分插接于所述极柱通孔内;

14、不锈钢环,套设于所述极柱体外周,且所述不锈钢环嵌设于所述正极绝缘板顶部;

15、正极压板,焊接于所述注液孔上端口;

16、正极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极柱体外周,且所述正极密封圈底面贴合于所述圆形台顶部,所述正极密封圈顶面至少贴合于所述钢壳内壁。

1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正极绝缘板包括一体连接的上绝缘环和下绝缘环,所述下绝缘环直径小于所述上绝缘环直径。

1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绝缘环嵌设在所述极柱通孔内且套设在所述极柱体外周,所述下绝缘环底端与所述正极密封圈顶面贴合。

1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锈钢环嵌设于开设在所述上绝缘环顶部的环形槽内。

2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极柱体外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压合在所述不锈钢环顶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正极止动架,所述正极止动架套设在所述圆形台外周,所述正极止动架顶部贴合于所述钢壳内壁。

2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负极密封圈,所述负极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负极基板外周。

2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通过将扁平形正极连接片和扁平形负极连接片焊接在电芯两端,以及将正极极柱与正极绝缘板、不锈钢环、正极密封圈以及正极止动架铆接,并通过开设在正极极柱的注液孔进行激光穿透焊接,将正极极柱和正极连接片焊接在一起,负极基板通过辊压与钢壳和扁平形负极连接片连接,此种结构设置的电池,节省了钢壳内部空间,相对于折弯连接片的连接方式,在相同大小的钢壳内,本实用新型电池钢壳内可以放置体积更大的电芯,从而提高电池容量,且结构可靠性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柱(3)包括极柱体(9)和圆形台(10),所述极柱体(9)设置于所述圆形台(10)顶部中心,所述注液孔(4)由所述极柱体(9)顶端贯穿至所述圆形台(10)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板(11)包括一体连接的上绝缘环(15)和下绝缘环(16),所述下绝缘环(16)直径小于所述上绝缘环(15)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环(16)嵌设在所述极柱通孔(2)内且套设在所述极柱体(9)外周,所述下绝缘环(16)底端与所述正极密封圈(14)顶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环(12)嵌设于开设在所述上绝缘环(15)顶部的环形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体(9)外周设置有限位环(17),所述限位环(17)压合在所述不锈钢环(12)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止动架(18),所述正极止动架(18)套设在所述圆形台(10)外周,所述正极止动架(18)顶部贴合于所述钢壳(1)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极密封圈(19),所述负极密封圈(19)套设于所述负极基板(8)外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壳一体铆接结构电池,包括钢壳、正极极柱、电芯、扁平形正极连接片、扁平形负极连接片以及负极基板,钢壳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钢壳的密封端开设极柱通孔:正极极柱穿设于极柱通孔内,正极极柱上开设有注液孔;电芯设置于钢壳内;扁平形正极连接片焊接于电芯一端;扁平形负极连接片焊接于电芯另一端;负极基板压合于钢壳的开口端;扁平形正极连接片与正极极柱焊接,扁平形负极连接片与负极基板贴合;上述结构的电池节省了钢壳内部空间,相对于折弯连接片的连接方式,在相同大小的钢壳内,本技术电池钢壳内可以放置体积更大的电芯,从而提高电池容量,且结构可靠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辉,刘成士,张昌春,代俊伟,贺利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