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9721发布日期:2023-11-22 16:4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转换开关,具体是涉及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1、双电源转换开关主要用在紧急供电系统,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换接至另一个(备用)电源的开关电器,以确保重要负荷连续、可靠运行。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确保设备仍能正常运行。

2、双电源转换开关电器包括触头系统和操作机构,通过操作机构控制触头系统接通常用电源或备用电源。触头系统包括了相对设置在触头支持架上的多个动触头,和安装在基座上的多个静触头,基座上形成适合安装触头支持架的型腔,和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型腔底部的凸筋,以及在型腔两侧相对设有间隔分布在多个静触头之间的多个挡板,触头支持架在基座的型腔内做来回移动,并带动多个动触头在两组静触头之间移动来实现动、静触头之间的分合,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现有电源转换开关电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这种触头支持件的两侧侧壁是与多个挡板配合限位相抵,由于触头支持件沿着凸筋滑动时容易向两侧发生偏移现象,使得触头支持件的两侧侧壁与多个挡板之间出现明显空隙,使动、静触头分断产生的电弧从空隙位置引起窜弧,导致相间短路事故发生,相间电气绝缘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触头支持件两侧侧壁与多个挡板之间会出现明显空隙,电弧从间隙位置引起窜弧,导致发生相间短路事故,相间电气绝缘性能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包括:

3、壳体,具有型腔,所述型腔包括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其中间的导向滑槽,和相对分设在所述导向滑槽两侧的多个触头区槽;

4、触头结构,包括固定在多个触头区槽中的多个静触头,和可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与型腔之间的触头支持,以及穿设在触头支持上且分别延伸至多个触头区槽中的多个动触头;还包括:

5、隔弧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多个触头区槽之间的多个隔弧挡板,和成型在多个隔弧挡板端部呈l形结构的多个限位挡块,以及相对成型在触头支持两侧壁上且与多个限位挡块相对应的多个隔弧凸台,多个限位挡块以两两相对的连接于所述导向滑槽两侧,多个隔弧凸台分别与多个动触头相邻设置,所述触头支持沿导向滑槽做往复移动时带动多个隔弧凸台与多个限位挡块配合相抵接触。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弧凸台配合抵接在限位挡块的l形挡面上。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触头支持上贯穿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的多个通孔结构,所述隔弧凸台呈竖条形状成型在所述通孔结构的端口一侧。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滑槽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滑槽同向延伸的两个凸筋条,所述触头支持的底部滑动接触在两个凸筋条上。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个限位挡块相对连接在所述导向滑槽的两侧侧壁顶部,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基座,所述导向滑槽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座和上盖的下滑槽和上滑槽,所述上盖和基座分别对应设有上下对合相连的所述隔弧挡板和所述限位挡块。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两侧分别间隔设有与多个静触头相对应的多个绝缘隔室,所述基座两侧分别间隔设有对应连接在多个绝缘隔室之间的多个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嵌设有螺母。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头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通孔结构中的两个动触片,和分别设置在两个动触片与通孔结构之间的两个弹簧片,以及形成在两个动触片之间用于夹持静触头的触头间隙,两个弹簧片分别抵压在两个动触片背对的顶侧面上,两个动触片相对的底侧面上分别对应冲压成型有两个触点凸起,所述触点凸起呈方形结构。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触头的一端设有与两个动触片配合接触的斜面刀口。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中,根据多个隔弧挡板间隔设置在多个触头区槽之间,并在隔弧挡板端部设有l形结构的限位挡块,这样设计首先可以将多个静触头依次隔开,做到相间绝缘作用,以及在壳体型腔中设有可供触头支持滑动的导向滑槽,该触头支持的两侧壁上相对设有多个隔弧凸台,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好处在于,通过导向滑槽对触头支持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以防止触头支持在沿导向滑槽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晃动情况,保证触头支持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触头支持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同步会带动隔弧凸台与限位挡块配合相抵接触,二者间配合构成几道弯折的接触面可以隔绝电弧穿过,同时也隔挡消除了触头支持与限位挡块之间的空隙,增大相间爬电距离,这样可以分断电弧窜入到相邻的触头区槽中而引起相间短路事故,起到相间绝缘隔弧效果,提升相间电气绝缘性能,使用安全可靠。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中,这种限位挡块呈l形结构设计,并与隔弧挡板采用连体式结构可以确保限位挡块的结构强度,抗冲击能力强,并根据限位挡块具有l形挡面,以及隔弧凸台呈竖条形状,这种结构设置,触头支持沿着导向滑槽往复移动时,会带动隔弧凸台抵接在限位挡块的l形挡面,从而在隔弧凸台与限位挡块之间构成l形状的接触面,这样设计使隔弧挡板、限位挡块和隔弧凸台相连在一起对电弧起到阻隔作用,以及电弧也无法从隔弧凸台与限位挡块之间穿过,防止发生相间短路事故,保证相间电气间隙安全。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中,上盖两侧分别间隔设有与多个静触头相对应的多个绝缘隔室,并在这些绝缘隔室内可以放置有采样线,通过绝缘隔室可以保证采样线放置区域的绝缘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凸台(9)配合抵接在限位挡块(81)的l形挡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支持(7)上贯穿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6)的多个通孔结构(71),所述隔弧凸台(9)呈竖条形状成型在所述通孔结构的端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限位挡块(81)相对连接在所述导向滑槽(3)的两侧侧壁顶部,所述导向滑槽(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与导向滑槽(3)同向延伸的两个凸筋条(31),所述触头支持(7)的底部滑动接触在两个凸筋条(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2)和基座(1),所述导向滑槽(3)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基座(1)和上盖(2)的下滑槽和上滑槽,所述上盖(2)和基座(1)分别对应设有上下对合相连的所述隔弧挡板(8)和所述限位挡块(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两侧分别间隔设有与多个静触头(5)相对应的多个绝缘隔室(21),所述基座(1)两侧分别间隔设有对应连接在多个绝缘隔室(21)之间的多个安装凸台(11),所述安装凸台(11)上嵌设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6)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通孔结构(71)中的两个动触片(61),和分别设置在两个动触片(61)与通孔结构之间的两个弹簧片(62),以及形成在两个动触片之间用于夹持静触头的触头间隙,两个弹簧片分别抵压在两个动触片背对的顶侧面上,两个动触片(61)相对的底侧面上分别对应冲压成型有两个触点凸起,所述触点凸起呈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5)的一端设有与两个动触片配合接触的斜面刀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双电源开关结构,包括具有型腔的壳体,和设置在型腔中间的导向滑槽,和相对分设在导向滑槽两侧的多个触头区槽,导向滑槽与型腔之间可移动设置有触头支持,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多个触头区槽之间的多个隔弧挡板,和成型在多个隔弧挡板端部呈L形结构的多个限位挡块,以及相对成型在触头支持两侧壁上的多个隔弧凸台,通过导向滑槽对触头支持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在触头支持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时,同步会带动隔弧凸台与限位挡块配合相抵接触,隔挡消除了触头支持与限位挡块之间的空隙,增大相间爬电距离,以防止分断电弧窜入到相邻相路中而引起相间短路事故,提升相间电气绝缘性能,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龙,王哨,刘洪刚,李旭博,黄温露,郑豪博,严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