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9551发布日期:2024-01-16 11:2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电池包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热失控蔓延,而导致热失控蔓延的原因主要包括挤压、碰撞、针刺、加热、过充、内外短路等。

2、目前抑制热失控蔓延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电芯四周填充隔热材料、在电池外包裹云母套筒等。但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电池间距,不利于提高整车的能量密度,而且填充隔热材料虽有利于抑制热失控蔓延,但也削弱了热管理性能,因此,现有技术无法兼顾热管理性能和热失控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能在保证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的前提下兼顾对热失控的抑制。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电池包,包括:

4、箱体,箱体上设置有泄压阀和若干个泄压通道,泄压阀与泄压通道连通,泄压通道之间留有余量距离;

5、若干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排电池,一电池模组设置于一泄压通道上;

6、液冷模组,液冷模组包括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和若干液冷板,进液管道的输出端与液冷板连通,出液管道的输入端与液冷板连通,液冷板设置于同一电池模组的各排电池之间,以使液冷板的散热面与电池形成热传递。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重力方向上,进液管道高于出液管道设置,以使冷却液自上而下地流经液冷板。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的内侧底部小下凹形成泄压通道。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泄压通道之间上凸形成凸台,以使泄压通道之间留有余量距离。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设置为圆柱电池,同一电池模组的各排电池呈互相交错设置,液冷板呈相应的波浪形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阀设置在箱体的周侧,泄压阀与泄压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过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泄压阀与泄压通道,以使泄压阀与泄压通道连通。

12、在更具体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气通道与泄压通道之间还设置有镂空的横梁,横梁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两部分,以分别用于设置泄压通道和设置过气通道,过气通道通过横梁与泄压通道连通。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池模组与泄压通道之间还设置有云母片,云母片对应液冷板设置有插接孔,以使液冷板插接于云母片上。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的周侧还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管道的输入端与进液口连通,出液管道的输出端与出液口连通。

15、基于同一构思,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电装置,应用有如上述的电池包。

16、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有泄压阀和若干个泄压通道,使泄压阀与泄压通道连通,并使泄压通道之间留有余量距离,从而令设置于各泄压通道上的各电池模组之间形成距离间隔,从而避免其中一组电池模组热失控时而蔓延至相邻的电池模组,进而抑制住热失控蔓延;再通过将液冷板设置于同一电池模组的各排电池之间,以使液冷板的散热面与电池形成热传递,从而实现对各电池模组的热管理,达到良好的散热性能,进而能够在保证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的前提下兼顾对热失控的抑制。



技术特征:

1.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重力方向上,所述进液管道(31)高于所述出液管道(32)设置,以使冷却液自上而下地流经所述液冷板(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部下凹形成所述泄压通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泄压通道(12)之间上凸形成凸台(121),以使所述泄压通道(12)之间留有余量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21)设置为圆柱电池,同一所述电池模组(2)的各排所述电池(21)呈互相交错设置,所述液冷板(33)呈相应的波浪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11)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周侧,所述泄压阀(11)与所述泄压通道(12)之间设置有过气通道(111),所述过气通道(11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泄压阀(11)与所述泄压通道(12),以使所述泄压阀(11)与所述泄压通道(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通道(111)与所述泄压通道(12)之间还设置有镂空的横梁(1111),所述横梁(1111)将所述箱体(1)的内部分隔为两部分,以分别用于设置所述泄压通道(12)和设置所述过气通道(111),所述过气通道(111)通过所述横梁(1111)与所述泄压通道(12)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模组(2)与所述泄压通道(12)之间还设置有云母片(34),所述云母片(34)对应所述液冷板(33)设置有插接孔,以使所述液冷板(33)插接于所述云母片(3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周侧还设置有进液口(131)和出液口(132),所述进液管道(31)的输入端与所述进液口(131)连通,所述出液管道(32)的输出端与所述出液口(132)连通。

10.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及应用其的用电装置,电池包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泄压阀和若干个泄压通道,泄压阀与泄压通道连通,泄压通道之间留有余量距离;若干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至少两排电池,一电池模组设置于一泄压通道上;液冷模组,液冷模组包括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和若干液冷板,进液管道的输出端与液冷板连通,出液管道的输入端与液冷板连通,液冷板设置于同一电池模组的各排电池之间,以使液冷板的散热面与电池形成热传递。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在保证电池包热管理性能的前提下兼顾对热失控的抑制。

技术研发人员:黄廉胜,闫仕伟,赵宇航,周校,李世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