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7363发布日期:2023-12-07 01:2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包括由电芯和电池保护板等,电芯靠近电池保护板的一侧设有极耳,电池保护板上设有转接镍片,转接镍片与极耳连接才能实现电芯与电池保护板之间的电流流通,从而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功能。

2、电芯上的极耳数量为两个,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相应的,电池保护板上的转接镍片的数量也为两个,一个与正极耳连接,另一个与负极耳连接。传统的电池设计中,为保证极耳与转接镍片可靠连接,通常会将每个极耳的位置和每个转接镍片的位置对应设置,使极耳的中心正对转接镍片的中心,两个极耳中心之间的间距与两个转接镍片中心之间的间距相同。

3、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逐渐趋向于小巧化、轻量化设计,该趋势下电池所占用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对于电池的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设计难度越来越大。传统方式中极耳和转接镍片相互对应的位置关系导致电池结构设计的灵活性差、适用性小,严重限制了电池的优化改进,使其难以满足现阶段电子设备的设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以至少解决目前电芯和电池保护板的结构设计灵活性差,不利于电池优化改进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保护板;所述电芯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极性不同的极耳,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至少一个所述极耳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错位连接;所述错位连接指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的中心位置不在同一直线上。

4、可选地,还包括导电件;至少一个所述极耳通过所述导电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错位连接。

5、可选地,极性不同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正极耳通过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错位连接,和/或,所述负极耳通过另一个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错位连接。

6、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分别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焊接。

7、可选地,所述导电件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导电件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8、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部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9、可选地,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三折弯部分布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折弯部沿倾斜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折弯部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折弯部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导电件的表面设有加强结构。

11、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还设置有布件部,所述布件部用于布设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

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电池。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4、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将电芯上的至少一个极耳与电池保护板上对应的连接部错位连接,在电芯与电池保护板连接的情况下,形成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可以不对应,从而大幅提升了电芯和电池保护板结构设计的灵活性,简化了电池保护板表面电子器件的布设和集成电路的设计,有助于进行电池性能的优化改进,在电子设备为电池预留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电池的设计难度。同时,形成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不对应的位置关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芯与电池保护板相互之间的适用性,对于不同规格的电芯和电池保护板,连接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极耳和连接部的位置关系进行不同程度的错位连接即可,连接方便易操作,有效降低了电池的组装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与前述的电池具备相同或相似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和电池保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极性不同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至少一个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分别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导电件与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呈“l”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的表面设有加强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还设置有布件部,所述布件部用于布设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和电池保护板;所述电芯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极性不同的极耳,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极耳与对应的所述连接部错位连接;所述错位连接指沿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错位连接的极耳和连接部的中心位置不在同一直线上。本技术的电池有效提升了电芯和电池保护板结构设计的灵活性,有助于进行电池性能的优化改进。同时也提升了电芯与电池保护板相互之间的适用性,降低了电池的组装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欧定康,李保才,黄天定,刘仕臻,张莹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欣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