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9102发布日期:2024-02-26 16:5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装置,具体为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特殊设备环境中(如高铁)要求线缆必须接地,将电缆的瞬间电流导入大地,这就要求电缆接头既要有锁紧线缆功能和可接触到铠装线缆的铠装层,从而达到接地屏蔽电磁的效果;

2、现有的emc-ft型屏蔽电缆接头(如图1)由屏蔽片(如图2)接触铠装电缆铠装层(如图1),迫紧螺帽(如图1)向下拧紧从而压紧夹紧圈(如图1),夹紧圈(如图1)压紧屏蔽片(如图2)的同时锁紧铠装电缆(如图1),且现有的emc-ft型屏蔽电缆接头(如图1)在旋转迫紧螺帽(如图1)时,夹紧圈(如图1)会出现跟转的可能,从而导致铠装线缆也出现跟转(如图1),进而导致与铠装线缆铠装层(如图1)接触的屏蔽片(如图2)卡抓变形弯曲,降低了屏蔽电磁电流的效果。

3、现有的屏蔽片(如图2)与基本躯体(如图1)的接触面积过小,与铠装电缆的铠装层(如图1)接触面积也过小,屏蔽效果较小或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包括铠装线缆和基本躯体,所述铠装线缆设置在基本躯体上,且所述铠装线缆的右侧设置有迫紧螺帽,并且所述迫紧螺帽的下方设置有夹紧圈,所述基本躯体上设置有屏蔽环,且所述屏蔽环下方设置有密封圈,并且所述密封圈的左侧设置有铠装层。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铠装线缆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有绝缘体。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本躯体上有屏蔽片。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体外设置有填充体,且所述填充体外设置有包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带外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设置有铠装,且所述铠装外设置有外护套。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本躯体上设置有滚花槽。

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方案防止夹紧圈以及线缆跟转,导致电缆接头失去或减弱屏蔽效果,增大了屏蔽接触面积,提高了屏蔽效果夹紧圈防跟转功能,增大屏蔽接触面积。



技术特征:

1.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铠装线缆(1)和基本躯体(4),所述铠装线缆(1)设置在基本躯体(4)上,且所述铠装线缆(1)的右侧设置有迫紧螺帽(2),并且所述迫紧螺帽(2)的下方设置有夹紧圈(3),所述基本躯体(4)上设置有屏蔽环(5),且所述屏蔽环(5)下方设置有密封圈(6),并且所述密封圈(6)的左侧设置有铠装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线缆(1)包括有导体(8),所述导体(8)外有绝缘体(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躯体(4)上有屏蔽片(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8)外设置有填充体(10),且所述填充体(10)外设置有包带(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11)外设置有内护套(12),所述内护套(12)外设置有铠装(13),且所述铠装(13)外设置有外护套(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躯体(4)上设置有滚花槽(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款新型电磁屏蔽装置,包括铠装线缆和基本躯体,所述铠装线缆设置在基本躯体上,且所述铠装线缆的右侧设置有迫紧螺帽,并且所述迫紧螺帽的下方设置有夹紧圈,所述基本躯体上设置有屏蔽环,且所述屏蔽环下方设置有密封圈,并且所述密封圈的左侧设置有铠装层,所述铠装线缆包括有导体,所述导体外有绝缘体,所述基本躯体上有屏蔽片,所述导体外设置有填充体,且所述填充体外设置有包带,所述包带外设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设置有铠装,且所述铠装外设置有外护套,本技方案防止夹紧圈以及线缆跟转,导致电缆接头失去或减弱屏蔽效果,增大了屏蔽接触面积,提高了屏蔽效果夹紧圈防跟转功能,增大屏蔽接触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司庆海,徐小红,蒋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维依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5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