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72688发布日期:2023-12-30 09: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线束,具体为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


背景技术:

1、电子线束是在两个或多个孤立不通的电子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能够使电流流通,实现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各项功能,它是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部件,在电子线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分线座将一根主线分成几根支线,从而对电路进行分流。

2、现有的分线座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线束连接后相互交叉缠绕的情况,且在固定线束时,大多使用螺栓对线束接头处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螺栓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水汽和灰尘腐蚀。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主线槽,且底座右侧设置有分线槽,所述主线槽与分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座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嵌合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理线板,且理线板表面开设有理线槽,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理线板前表面,且盖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底座前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嵌板,所述滑槽左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滑杆的固定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分线槽在底座上等距分布,且理线槽与分线槽对接。

4、进一步的,所述滑杆通过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且理线板与底座贴合。

5、进一步的,所述嵌槽为半圆弧形,且嵌槽在遮板上等距分布。

6、进一步的,所述嵌板为l字形,且盖板通过嵌板与底座卡合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腔和卡孔,所述滑槽左部设置有卡腔,所述滑杆左部开设有卡孔。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卡槽和卡簧,所述卡腔左部开设有卡槽,且卡腔内固定连接有卡簧。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卡杆和卡块,所述卡簧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且卡杆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杆通过卡孔与滑杆卡合连接,所述卡块通过卡槽与底座滑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使用分线座时,可以对线束进行整理限制,避免在固定线束后出现线束交叉缠绕的情况,且可以对分线座进行遮盖,避免灰尘水汽对线束连接处造成侵蚀;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的设置,在使用分线座时,可以将分线束放入理线槽内,在线束交叉时,便可滑动理线板,从而通过理线槽对线束进行整理,避免其缠绕,滑杆可通过滑槽对理线板进行限制,避免理线板脱离导致,在线束固定完成后,先将理线板拉离底座,再转动盖板使其与理线板贴合,隔板便可通过嵌槽对理线槽右端进行封闭,然后推动理线板使其靠近底座,使得盖板卡入嵌板之间,便可使盖板对主线槽和分线槽进行遮盖,避免灰尘水汽对线束连接处造成侵蚀;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组件的设置,推动理线板时,理线板可带动滑杆在滑槽内滑动,从而使得滑杆通过卡杆的斜面将其压入卡腔,并将卡簧压缩,当理线板与底座贴合后,卡杆便可在卡簧的作用下回弹,通过卡孔与滑杆卡合,从而对滑杆进行限制,进而对理线板进行固定,需要抽动理线板时,只需在卡槽内滑动卡块,便可将卡杆从卡孔中抽出,解除对滑杆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包括底座(1)和盖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左侧设置有主线槽(2),且底座(1)右侧设置有分线槽(3),所述主线槽(2)与分线槽(3)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底座(1)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5),且滑槽(5)内嵌合连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右端固定连接有理线板(7),且理线板(7)表面开设有理线槽(8),所述盖板(9)转动连接于理线板(7)前表面,且盖板(9)右端固定连接有遮板(10),所述遮板(10)表面开设有嵌槽(11),所述底座(1)前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嵌板(12),所述滑槽(5)左部设置有用于限制滑杆(6)的固定组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槽(3)在底座(1)上等距分布,且理线槽(8)与分线槽(3)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6)通过滑槽(5)与底座(1)滑动连接,且理线板(7)与底座(1)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槽(11)为半圆弧形,且嵌槽(11)在遮板(10)上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板(12)为l字形,且盖板(9)通过嵌板(12)与底座(1)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包括卡腔(1301)和卡孔(1302),所述滑槽(5)左部设置有卡腔(1301),所述滑杆(6)左部开设有卡孔(1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还包括卡槽(1303)和卡簧(1304),所述卡腔(1301)左部开设有卡槽(1303),且卡腔(1301)内固定连接有卡簧(13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还包括卡杆(1305)和卡块(1306),所述卡簧(1304)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305),且卡杆(1305)左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306),所述卡杆(1305)通过卡孔(1302)与滑杆(6)卡合连接,所述卡块(1306)通过卡槽(1303)与底座(1)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交叉缠绕的分线输送座,涉及电子线束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左侧设置有主线槽,且底座右侧设置有分线槽,所述主线槽与分线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底座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嵌合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右端固定连接有理线板,且理线板表面开设有理线槽,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理线板前表面,且盖板右端固定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底座前表面上下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嵌板。本技术通过各部分零件之间的配合,在使用分线座时,可以对线束进行整理限制,避免在固定线束后出现线束交叉缠绕的情况,且可以对分线座进行遮盖,避免灰尘水汽对线束连接处造成侵蚀。

技术研发人员:方洁君,邹清,季岗,沈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夏音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