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插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2049发布日期:2024-01-06 22:51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电池插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到一种电池插箱。


背景技术:

1、电池插箱是储能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储存电能和供电的作用,其使用安全性极其重要,因此国标对电池插箱中单体电芯的绝缘性能要求很高。为此,目前很多电池插箱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单体电芯的绝缘性,会在两个单体电芯之间设置一块绝缘板,将相邻两个单体电芯进行隔离绝缘,其他表面没有进行绝缘隔离,然而电池插箱的箱体是由钣金件制作而成,多个单体电芯也是通过钣金件捆绑成电池模组,单体电芯的其他表面直接与钣金件接触,绝缘性能差,从而造成整个电池插箱不符合国标的绝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插箱,以提高单体电芯的绝缘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插箱,包括箱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每个所述单体电芯套设有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所述单体电芯,使得所述单体电芯绝缘设置。

3、优选地,所述多个单体电芯依次并列排布,所述绝缘部件包括拼接件和拼接槽,所述拼接件和拼接槽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多个单体电芯的排布方向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绝缘部件之间通过所述拼接件和拼接槽连接。

4、优选地,所述绝缘部件包括两个钢带槽,两个所述钢带槽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带槽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多个所述单体电芯通过钢带捆绑成组,所述钢带槽对所述钢带进行定位。

5、优选地,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包括水平压条和竖向压条,所述竖向压条的顶端与所述水平压条的一端连接,所述竖向压条的底端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水平压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所述压条扣压在所述电池模组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箱体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绝缘部件包括压条槽,所述压条槽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压条槽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压条槽对所述压条进行定位。

7、优选地,每个所述单体电芯与两个所述绝缘部件连接,两个所述绝缘部件分别套设于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所述单体电芯中间部分表面裸露。

8、优选地,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排气装置和排风通道,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排风通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排气装置连通,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9、优选地,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气装置相对设于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排风通道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10、优选地,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第一排风道和第二排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排风道和第二排风道与所述多个单体电芯的排布方向平行,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风扇和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与第一排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排风扇与第二排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排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排风道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居中位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排风道,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排风道。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绝缘部件与单体电芯套设连接,避免绝缘部件容易脱落,且绝缘本体包覆在单体电芯外表面,实现单体电芯的绝缘隔离,提高单体电芯的绝缘性能;相邻两个绝缘部件之间通过拼接件和拼接槽连接,提高多个单体电芯成组效率;通过定位件和定位孔,提高成组的稳定性;通过钢带槽对钢带进行定位,进一步提高成组稳定性;通过压条槽对压条进行定位,便于电池模组与箱体的稳固连接;绝缘部件分别套设在单体电芯的两端,使单体电芯两端部均得到绝缘隔离并不影响端部零部件,单体电芯中间部分表裸露,可以降低绝缘部件成本,增加单体电芯散热面积。通过散热部件对电池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性能。利用电池模组和箱体之间的空间作为散热风道,降低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体电芯(2)依次并列排布,所述绝缘部件(3)包括拼接件和拼接槽,所述拼接件和拼接槽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多个单体电芯(2)的排布方向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绝缘部件(3)之间通过所述拼接件和拼接槽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3)包括两个钢带槽(33),两个所述钢带槽(33)分别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带槽(33)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多个所述单体电芯(2)通过钢带(4)捆绑成组,所述钢带槽(33)对所述钢带(4)进行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条(5),所述压条(5)包括水平压条(51)和竖向压条(52),所述竖向压条(52)的顶端与所述水平压条(51)的一端连接,所述竖向压条(52)的底端连接第二连接件(54),所述水平压条(5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件(53),所述压条(5)扣压在所述电池模组上方,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3)和第二连接件(54)与箱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件(3)包括压条槽(34),所述压条槽(34)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部,所述压条槽(34)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压条槽(34)对所述压条(5)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体电芯(2)与两个所述绝缘部件(3)连接,两个所述绝缘部件(3)分别套设于所述单体电芯(2)的两端,所述单体电芯(2)中间部分表面裸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排气装置和排风通道,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排风通道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排气装置连通,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包括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气装置相对设于所述箱体的两端,所述排风通道通过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包括第一排风道(131)和第二排风道(141),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排风道(131)和第二排风道(141)与所述多个单体电芯(2)的排布方向平行,所述排气装置包括第一排风扇(111)和第二排风扇(112),所述第一排风扇(111)与第一排风道(131)连通,所述第二排风扇(112)与第二排风道(141)连通,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二进风口(122),所述第一进风口(121)与所述第一排风道(131)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22)与所述第二排风道(14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居中位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13)和第二侧壁(14),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侧壁(1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一排风道(131),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二侧壁(14)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二排风道(14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插箱,包括箱体;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安装于所述箱体,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每个所述单体电芯套设有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覆所述单体电芯,使得所述单体电芯绝缘设置。本技术能够提高单体电芯绝缘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臣,沈威,段海波,姜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