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没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2472发布日期:2024-04-01 14:1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没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冷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浸没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进而提高了储能电池的使用频率,而储能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在储能电池使用的同时对其进行降温散热,以保证储能设备的正常稳定的运行。现有技术中,逐渐开始使用浸没冷却液来对储能电池进行制冷,而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放电的效率,会将储能电池以簇级的方式设置,并且将若干簇电池设置在同一个电池柜或电池缸中,浸没在同一冷却液中,然后统一为这些电池簇设置线路,这样设置虽然能够提高储能效率,但是一旦这些电池簇中有一簇储能电池发生问题,那么电池柜和电池缸中的所有的储能电池都将会被污染;另外,电池簇的设置为了能够节省空间,会将电池簇设置得非常紧凑,而整体的电池柜或电池缸中只设置有一个进液口和出液口,容易导致电池簇中的储能电池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减少,是储能电池的换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浸没电池包,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护,且换热效果更好的电池包。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浸没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密封盖,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和密封盖形成的密封空间中,所述密封空间内填充冷却液,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电池底座,所述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和若干条均流通道,若干条所述均流通道均匀铺设在所述底座框架内;

4、所述底座框架的一侧设置为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液口连接的灌流口;所述分液通道和均流通道内部设置有供冷却液流通的空腔,所述均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分液通道上,使均流通道和分液通道之间的空腔连通,冷却液通过所述分液通道均匀流入每条所述均流通道内;

5、所述均流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流孔,所述均流孔朝向密封空间内的电池,所述均流孔导通所述均流通道内部的空腔和所述密封空间。

6、冷却液通过灌流口进入到分液通道中,通过分液通道实现第一次均流,使冷却液能够通过分液通道均匀的进入到均流通道中,然后通过均流通道上的均流孔实现二次均流,将冷却液通过均流孔均匀的流向电池,同时从均流孔流出的冷却液形成液体流道,促进了电池的热交换;通过两次分液均流,能够在减少冷却液的使用量的前提下,使冷却液能够均匀的与电池进行热交换,提高了换热的效率;另外,电池通过电池底座安装咋电池包的壳体内,可以简单的将电池通过电池底座拆卸下来,方便对电池进行维护。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框架底部设置有滑轮。通过在底座框架下设置滑轮,能够通过抽拉的方式将电池底座和电池从壳体中抽出,进一步的方便了对电池的维护。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内侧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均流通道,所述出液均流通道贴合设置在密封盖内侧,所述出液均流通道内部设置有与出液口连通的空腔,所述出液均流通道上设置有出液均流孔,所述出液均流孔的朝向密封空间内的电池。通过设置出液均流通道,使冷却液能够在出液均流通道处汇集进行缓冲后再流出电池包,减少了不同流速的冷却液在出液口处对出液口进行压迫。

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之间设置有均流间隙。

10、进一步的,所述均流间隙的分布与所述均流通道的分布匹配。

11、通过设置均流间隙,并使均流间隙的分布与均流通道的分布匹配,冷却液从均流通道的均流孔流出后,形成液体流道,能够正好通过均流间隙,在均流间隙与电池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冷却液与电池之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正极接线口和负极接线口,所述正极接线口和负极接线口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池。

13、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信号线接口,通过所述信号线接口发送的电信号向外传递电池包内的电池情况。

14、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接线口、负极接线口和信号线接口在所述密封盖对应处设置有密封垫。由于正极接线口、负极接线口和信号线接口的密封防护等级不够,所以加封密封垫来配合二次浇筑密封。

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盖内侧设置有盖板法兰,所述密封法兰和所述盖板法兰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所述壳体的密封。

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提高壳体的强度,防止电池包被撑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滑动拆卸的电池底座来将电池安装至电池包的壳体中,方便对电池的拆卸;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底座设置分液通道和均流通道,并在均流通道上设置均流孔,使冷却液能通过分液通道进行一次均流均匀的分流到各个均流通道中,并通过均流通道上的均流孔实现二次均流,配合电池之间设置的均流间隙,提高冷却液与电池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浸没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密封盖,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和密封盖形成的密封空间中,所述密封空间内填充冷却液,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框架底部设置有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内侧出液口处设置有出液均流通道,所述出液均流通道贴合设置在密封盖内侧,所述出液均流通道内部设置有与出液口连通的空腔,所述出液均流通道上设置有出液均流孔,所述出液均流孔的朝向密封空间内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之间设置有均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间隙的分布与所述均流通道的分布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正极接线口和负极接线口,所述正极接线口和负极接线口分别通过线路连接所述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上还设置有信号线接口,通过所述信号线接口发送的电信号向外传递电池包内的电池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接线口、负极接线口和信号线接口在所述密封盖对应处设置有密封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法兰,所述密封盖内侧设置有盖板法兰,所述密封法兰和所述盖板法兰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所述壳体的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没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浸没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壳体和密封盖,电池设置在壳体和密封盖形成的密封空间中,密封空间内填充冷却液,密封盖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电池的电池底座,电池底座包括底座框架和若干条均匀铺设在底座框架内的均流通道;底座框架的一侧设置为分液通道,均流通道的一端连接在分液通道上,均流通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流孔,冷却液通过依次进液口、分液通道、均流通道和均流孔流入到密封空间中与电池簇进行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冷却液通过分液通道流入到各条均流通道中,实现了一次均流,再通过均流通道中的均流孔实现二次均流,通过两次均流,能够使冷却液更均匀的与电池簇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肖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4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