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

文档序号:37326821发布日期:2024-03-18 16:5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

本技术涉及圆筒型锂离子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


背景技术:

1、圆筒型锂离子电池分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三种材料体系电池各有不同的优势,应用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属于锂离子电池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而对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进行封装,就需要使用到封装模块;

2、现有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在使用过程中,但锂电池容易与组装模块内壁容易反复碰撞而发生损伤,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7239622u)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通过利用封装下壳内部四周所设置的缓冲机构,来用于防护锂离子电池组,本申请将缓冲机构设置在封装下壳内部四周,能够使封装下壳外部四周受到外力碰撞时,利用由于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来降低对封装下壳内部的影响,进而保护封装下壳内部所设置的锂离子电池组,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4、该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仅能够实现利用缓冲机构来防护锂离子电池组,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一般的封装模块只能单独满足相同规格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如果针对不同规格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时,就需要配套多种封装模块,这样就会增加额外的成本,导致封装模块的使用效果较差,不利于封装模块的使用。

5、为此,提出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能够解决无法封装不同规格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包括封装模块下壳和封装模块上壳,封装模块下壳的内部安装有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封装模块下壳内部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一伸缩滑柱,四个第一伸缩滑柱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定位弧板,封装模块下壳与第一定位弧板之间连接有三个第一连接弹簧,封装模块下壳内部的后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伸缩滑柱,四个第二伸缩滑柱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定位弧板,封装模块下壳与第二定位弧板之间连接有三个第二连接弹簧,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位于第一定位弧板和第二定位弧板的内侧,封装模块上壳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封装模块下壳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封装模块下壳的外侧套接有橡胶防护套。

3、优选地,封装模块下壳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限位翻板,四个限位翻板的上端面均滑动卡接有一个竖向插杆,封装模块上壳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活动凸杆,封装模块上壳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散热孔。

4、优选地,活动凸杆与封装模块上壳之间连接有四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侧连接在活动凸杆的上端面,且复位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上壳的下端面。

5、优选地,第一连接弹簧的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下壳的内侧,且第一连接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第一定位弧板的后端面。

6、优选地,第二连接弹簧的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下壳的内侧,且第二连接弹簧的另一侧连接在第二定位弧板的前端面。

7、优选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适配,封装模块上壳的外侧与封装模块下壳的内侧螺纹连接。

8、优选地,封装模块下壳的上端面开设有嵌入孔,嵌入孔与竖向插杆相适配,竖向插杆的外表面通过嵌入孔与封装模块下壳的上端面滑动卡接。

9、优选地,限位翻板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凹槽,纵向贯通的凹槽与活动凸杆相适配,活动凸杆的下端面通过纵向贯通的凹槽与限位翻板的上下两侧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利用连接弹簧的弹力让两个定位弧板可以适应性调节而夹持固定不同规格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让封装模块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无需单独配套多种封装模块,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12、2.通过限位翻板的安装固定而对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随着封装模块上壳的转动安装还会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而让活动凸杆可以挤压定位在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的上方,从而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更加稳定安全的封装在封装模块中,提高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包括封装模块下壳(1)和封装模块上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部安装有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3),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内部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一伸缩滑柱(4),四个所述第一伸缩滑柱(4)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定位弧板(5),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与第一定位弧板(5)之间连接有三个第一连接弹簧(6),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内部的后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伸缩滑柱(7),四个所述第二伸缩滑柱(7)的后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定位弧板(8),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与第二定位弧板(8)之间连接有三个第二连接弹簧(9),所述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3)位于第一定位弧板(5)和第二定位弧板(8)的内侧,所述封装模块上壳(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12),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的外侧套接有橡胶防护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四个限位翻板(13),四个所述限位翻板(13)的上端面均滑动卡接有一个竖向插杆(14),所述封装模块上壳(2)的下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活动凸杆(15),所述封装模块上壳(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散热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凸杆(15)与封装模块上壳(2)之间连接有四个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一侧连接在活动凸杆(15)的上端面,且复位弹簧(16)的另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上壳(2)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弹簧(6)的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侧,且第一连接弹簧(6)的另一侧连接在第一定位弧板(5)的后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弹簧(9)的一侧连接在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侧,且第二连接弹簧(9)的另一侧连接在第二定位弧板(8)的前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11)与内螺纹(12)相适配,所述封装模块上壳(2)的外侧与封装模块下壳(1)的内侧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模块下壳(1)的上端面开设有嵌入孔(17),所述嵌入孔(17)与竖向插杆(14)相适配,所述竖向插杆(14)的外表面通过嵌入孔(17)与封装模块下壳(1)的上端面滑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翻板(13)的上下两侧开设有纵向贯通的凹槽(18),所述纵向贯通的凹槽(18)与活动凸杆(15)相适配,所述活动凸杆(15)的下端面通过纵向贯通的凹槽(18)与限位翻板(13)的上下两侧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封装模块,包括封装模块下壳和封装模块上壳,封装模块下壳的内部安装有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封装模块下壳内部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一伸缩滑柱,四个第一伸缩滑柱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定位弧板。该装置结构通过利用连接弹簧的弹力让两个定位弧板可以适应性调节而夹持固定不同规格的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无需单独配套多种封装模块,从而起到节约成本的作用,通过限位翻板的安装固定而对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主体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随着封装模块上壳的转动安装还会利用复位弹簧的弹力而让活动凸杆可以挤压定位在圆筒型锂离子电池组的上方,以便更加稳定安全的封装。

技术研发人员:乔涛,甘伟江,王仲民,王殿辉,赖华俊,蒙宏潜,韦远雄,吴小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