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3947发布日期:2024-01-06 22:5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领域,具体是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


背景技术:

1、换向器,亦称“整流子”,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云母片隔开的许多铜片组成圆筒形或盘形,每一铜片同某几个电枢绕组元件相连接,电枢转动时,铜片相继同固定的电刷相接触,在直流电机中,通过电刷和换向器将电枢绕组内的交流电变为电刷间的直流电,在交流换向器电动机中,使电刷间交流电的频率符合工作要求。

2、换向器是电机内部的重要部件,但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换向器的动平衡状态会影响电机运转效率和精度,传统换向器零件组装后无法进行动平衡调整,当动平衡不达标时,则整个换向器作为不合格品被废弃,因此造成资源浪费、时间和功效浪费;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的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包括铜片、云母片和套筒,若干块铜片和云母片呈环状依次交错分布,套筒嵌入安装在铜片和云母片的内部中间位置,套筒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配重内筒。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铜片和云母片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铜片和云母片的顶端凹槽内嵌入安装有定位环a,铜片和云母片的底端凹槽内嵌入安装有定位环b,通过两端安装的定位环a和定位环b能够对铜片和云母片进行塑性定位,使其维持稳定的环状结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配重内筒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距分布的配重槽,配重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配重块,通过设置的配重槽能够在后续插入配重块以调整重心,从而实现后期调整动平衡的效果。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配重内筒与套筒的内部相匹配,两者连接紧密,且能够对配重槽开口处进行重叠覆盖。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铜片的边缘略凸出于云母片,因此相邻铜片之间的云母片处于略凹陷状态,能够提高绝缘效果。

8、有益效果:该种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通过采用内置配重槽及配重块的内筒结构,能够在换向器生产、组装完毕后再次进行二次动平衡调节,能够避免因生产、组装后检测出动平衡不达标而导致产品无效化,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难度,其调整动平衡的操作简单,能够降低调整难度,同时又能够保持高动平衡效果。



技术特征:

1.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片(1)、云母片(2)和套筒(3),若干块所述铜片(1)和云母片(2)呈环状依次交错分布,所述套筒(3)嵌入安装在铜片(1)和云母片(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套筒(3)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配重内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1)和云母片(2)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铜片(1)和云母片(2)的顶端凹槽内嵌入安装有定位环a(4),所述铜片(1)和云母片(2)的底端凹槽内嵌入安装有定位环b(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内筒(6)的内部开设有若干个呈环状等距分布的配重槽(61),所述配重槽(6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配重块(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内筒(6)与套筒(3)的内部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1)的边缘略凸出于云母片(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包括铜片、云母片和套筒,若干块铜片和云母片呈环状依次交错分布,套筒嵌入安装在铜片和云母片的内部中间位置,套筒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配重内筒,铜片和云母片的内壁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凹槽,铜片和云母片的顶端凹槽内嵌入安装有定位环A,该种高动平衡槽型换向器通过采用内置配重槽及配重块的内筒结构,能够在换向器生产、组装完毕后再次进行二次动平衡调节,能够避免因生产、组装后检测出动平衡不达标而导致产品无效化,从根本上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降低了生产难度,其调整动平衡的操作简单,能够降低调整难度,同时又能够保持高动平衡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永,周俊达,潘明丽,蔡瑜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松普换向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