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5935发布日期:2024-02-02 21:4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电池模组通常由多个电芯串联而成,在将多个电芯串联时,通常是通过串联汇流排将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的电芯极柱进行连接,传统的电芯极柱普遍突出于电芯的顶部,在电芯的顶部通过汇流排对电芯极柱进行串联,如此,在将电池模组打包成电池包时,电池模组通常需要与电池包上盖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从而造成电池包的单位体积利用率低,电池包能量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每个所述电芯均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在每个所述电芯中,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均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内,且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均与所述电芯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第二极柱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极柱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其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电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极柱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部分通过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所述第一避让孔插设于所述第二极柱中。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5、在上述的电池模组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的第一极柱凸出于电芯本体的部分通过两者中的另一者的第一避让孔插设于第二极柱中,且在每个电芯中,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电芯本体的两侧,因此,能够通过沿第一方向位于电芯本体两侧的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的对插来实现对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的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无需通过汇流排来连接两个不同电芯的极柱,如此,便能够将极柱与极柱的连接处隐藏于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之间,在将电池模组打包成电池包时,便无需使电池模组与电池包上盖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便能够提高电池包的单位体积利用率,以此来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在每个所述电芯中,所述第一极柱均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第二极柱均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一避让孔连通;

7、其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两者中的另一者的所述第一避让孔插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中。

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芯本体包括卷芯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卷芯上,以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均与所述卷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容纳空间外,所述第一避让孔开设在所述盖板上,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以及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固定槽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且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避让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避让孔连通;

10、其中,所述第一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且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第二避让孔凸出于所述盖板外,所述第二极柱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电性连接件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卷芯上,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极柱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卷芯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极柱上。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盖板还设有第三固定槽以及第四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以及所述第四固定槽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槽内,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槽内。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外,且所述第三固定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抵。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三极柱,所述第三极柱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极柱设有第二连接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极柱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且所述第三极柱与所述第一极柱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三极柱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五固定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五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槽壁相抵。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电芯中,所述第一极柱均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所述第二极柱均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第一避让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包括卷芯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卷芯上,以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极柱以及所述第二极柱均与所述卷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容纳空间外,所述第一避让孔开设在所述盖板上,且所述第一避让孔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以及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固定槽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槽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且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一避让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槽与所述第二避让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还包括第一电性连接件以及第二电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卷芯上,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极柱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卷芯上,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极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设有第三固定槽以及第四固定槽,所述第三固定槽以及所述第四固定槽均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第一电性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槽内,所述第二电性连接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四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电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外,且所述第三固定件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电芯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三极柱,所述第三极柱设置于所述电芯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且所述第三极柱设有第二连接槽,沿所述第一方向最外侧的所述第一极柱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极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且所述第三极柱与所述第一极柱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极柱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三极柱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设有第五固定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五固定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槽壁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件。电芯组件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均包括电芯本体、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在每个电芯中,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均设置于电芯本体内,且第一极柱以及第二极柱均与电芯本体电性连接,第一极柱与第二极柱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电芯本体的两侧,且第一极柱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凸出于电芯本体,电芯本体沿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孔;其中,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电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的第一极柱凸出于电芯本体的部分通过两者中的另一者的第一避让孔插设于第二极柱中。本申请的电池模组能够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景乐,刘争光,刘晨南,谷秋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