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8851发布日期:2024-01-23 10:3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元器件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


背景技术:

1、电力电子元器件是用于控制和转换电能的电子器件。它们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电能的调节、变换和保护,发光二极管属于电力电子元器件的一种,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2、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发光二极管,在进行接电处理中,一般将引脚与外部接电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在此连接过程中,为了方便与接电线之间的缠绕稳固性,对引脚的下端进行弯折处理,但弯折后的引脚下端易损坏,增加成本。

4、因此,新提出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发光二极管,在进行接电处理中,一般将引脚与外部接电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在此连接过程中,为了方便与接电线之间的缠绕稳固性,对引脚的下端进行弯折处理,但弯折后的引脚下端易损坏,增加成本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包括:

4、二极管,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引脚;

5、快装接头部,包括开设于引脚下部中央位置的开孔、设置于引脚下端的快装套和连接于引脚上端中央位置的螺纹接头;

6、所述开孔内连接有封堵柱;

7、收纳杆,端部延伸出最外端的一组封堵柱内。

8、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柱中部为空腔设置,且空腔内侧壁与封堵柱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阻尼;

9、具体的,空腔使得封堵柱端部可延伸出,并配合阻尼下,可一次性的将多个引脚进行结构的穿引,对其进行结构的集中放置收纳,利于后续的查找,并降低丢失概率。

10、进一步地,所述二极管还包括设置于引脚上端的管头;

11、所述管头的底端部相对螺纹接头上端设有螺孔,两者螺纹电性连接;

12、具体的,螺孔对螺纹接头承接,并进行与管头之间的螺纹电性连接,以满足接电需求。

13、进一步地,所述快装套中部腔体的内径与引脚的外径等同,且快装套的上部与封堵柱的下端相抵触;

14、具体的,快装套中部腔体的内径与引脚的外径等同,使得引脚可快速延伸至快装套内,对其进行套接电性连接,而快装套上部与封堵柱的抵触,可在螺纹接头与管头连接时,便捷进行力的施加。

15、进一步地,所述快装套的底端中部设有柱状凸起,且柱状凸起的底端中部连接有螺纹柱;

16、具体的,柱状凸起对螺纹柱承接,以通过螺纹柱与外部的连接,对快装套进行结构的固定,螺纹的连接方式,可便捷进行结构的拆装。

17、进一步地,所述引脚的下端中部设有矩状凸起,且快装套的上部中段开设有矩槽,两者套接连接;

18、具体的,矩状凸起、矩槽两者之间的套接,将引脚、快装套进行结构的连接,利用上述螺纹接头、管头之间拆装所需力的施加,方便使用。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0、一、本实用新型,引脚采用螺纹接头的方式与管头之间螺纹电性连接,可进行损坏后的快速拆装,且在引脚的下部设有开孔,可无需对引脚下部进行弯折处理,以对外部的接电线承接,利于使用,降低自身损坏概率,节约成本。

21、二、基于有益效果一,在开孔内设有封堵柱,可进行开孔未使用时的结构强化,以降低损坏概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22、三、基于有益效果二,封堵柱的中部为空心,可进行收纳杆穿出,以对多个发光二极管进行结构的集中收纳放置,利于后续的一个查找,降低丢失概率。

23、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柱(25)中部为空腔设置,且空腔内侧壁与封堵柱(25)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阻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还包括设置于引脚(12)上端的管头(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套(22)中部腔体的内径与引脚(12)的外径等同,且快装套(22)的上部与封堵柱(25)的下端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套(22)的底端中部设有柱状凸起,且柱状凸起的底端中部连接有螺纹柱(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2)的下端中部设有矩状凸起,且快装套(22)的上部中段开设有矩槽,两者套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快装接头,包括:二极管,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引脚;快装接头部,包括开设于引脚下部中央位置的开孔、设置于引脚下端的快装套和连接于引脚上端中央位置的螺纹接头;所述开孔内连接有封堵柱;收纳杆,端部延伸出最外端的一组封堵柱内;所述封堵柱中部为空腔设置,且空腔内侧壁与封堵柱的外表面之间存在阻尼。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发光二极管,在进行接电处理中,一般将引脚与外部接电线之间进行电性连接,在此连接过程中,为了方便与接电线之间的缠绕稳固性,对引脚的下端进行弯折处理,但弯折后的引脚下端易损坏,增加成本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旭,刘西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铭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