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23965发布日期:2024-03-25 19:1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在电池加工工艺中,电芯端部的极耳与钢壳的端部焊接后,由于极耳与电芯端部之间的空隙大,跌落过程中,电芯易窜动,极耳会挤压电芯,从而使得电芯的外形变化,从而导致内阻增大,使得电芯有较大失效的风险。针对于这个问题,行业内多采用绝缘垫片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开发并加工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能够对电芯的窜动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极耳对电芯的损坏,并且材料成本低廉。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括:壳体组件、电芯、极耳以及第一胶带;壳体组件包括有外壳、极柱和盖板,盖板封闭于外壳侧面的开口处,极柱设于外壳的一端,且与盖板、外壳之间共同形成腔体;电芯容置于腔体内;极耳包括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正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的端部和极柱,负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的端部和外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引出段和折弯段,折弯段连接于引出段远离电芯的一端,折弯段和电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容纳位;第一胶带贴覆于第一侧面和/或电芯的端面,且位于容纳位。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电池包括有壳体组件、电芯、极耳及第一胶带,壳体组件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一端的极柱以及盖设于外壳侧面开口处的盖板,电芯、极耳以及第一胶带均位于外壳和极柱所形成的腔体内,电芯包括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极耳包括有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正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端部的正极片和极柱,负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端部的负极片和外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引出段和折弯段,折弯段连接在引出段远离电芯的一端,并且折弯段和电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容纳位;同时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相背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胶带贴覆在第一侧面和/或电芯的端面上,并且位于容纳位中,从而在电池跌落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胶带填充了极耳和电芯端面之间的间隙,对于电芯的窜动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了极耳对电芯的损坏,并且第一胶带的材料成本低廉易得,也便于加工。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池还包括有第二胶带,第二胶带贴覆于第二侧面,且正极极耳所贴覆的第二胶带位于正极极耳与外壳之间。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极耳的极耳胶将极耳沿长度方向分隔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连接电芯,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均贴覆于极耳胶和第一段的一侧。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极耳胶的宽度,且正极极耳对应贴覆的胶带与负极极耳对应贴覆的胶带相互避让。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芯的外侧面和外壳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垫层,垫层用于限制电芯与外壳的相对滑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垫层的两面中至少有一面带胶。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垫层为双面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第三胶带,第三胶带为电芯的收尾胶带,第三胶带贴覆于电芯的极片的尾部和电芯的侧面,以对绕卷后极片的尾部和侧面进行固定。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垫层设有至少一个,且与第三胶带分别位于电芯外周面的不同位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三胶带为热熔胶、蓝胶、绿胶中的一种。

13、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有第二胶带(700),所述第二胶带(700)贴覆于所述第二侧面(202),且所述正极极耳(210)所贴覆的所述第二胶带(700)位于所述正极极耳(210)与所述外壳(3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200)的极耳胶(2010)将所述极耳(200)沿长度方向分隔为第一段(2020)和第二段(2030),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电芯(100),所述第一胶带(600)和所述第二胶带(700)均贴覆于所述极耳胶(2010)和所述第一段(2020)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带(600)和所述第二胶带(700)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极耳胶(2010)的宽度,且所述正极极耳对应贴覆的胶带与所述负极极耳对应贴覆的胶带相互避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100)的外侧面和所述外壳(300)的内侧面之间设有垫层,所述垫层用于限制所述电芯(100)与所述外壳(300)的相对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的两面中至少有一面带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为双面胶(8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胶带(1100),所述第三胶带(1100)为所述电芯的收尾胶带,所述第三胶带(1100)贴覆于所述电芯的极片的尾部和所述电芯的侧面,以对绕卷后所述极片的尾部和侧面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设有至少一个,且与所述第三胶带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外周面的不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胶带(1100)为热熔胶、蓝胶、绿胶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这种电池包括:壳体组件、电芯、极耳及第一胶带,壳体组件包括有外壳、设于外壳一端的极柱以及盖设于外壳侧面开口处的盖板,电芯、极耳以及第一胶带均位于腔体内;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相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正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的端部和极柱,负极极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芯的端部和外壳,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包括有引出段和折弯段,折弯段连接于引出段远离电芯的一端,折弯段和电芯的端面之间形成有容纳位;第一胶带贴覆于第一侧面和/或电芯的端面,且位于容纳位。本申请的电池能够对电芯的窜动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降低极耳对电芯的损坏,并且材料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芮秉龙,刘伟星,吴声本,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