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及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6433发布日期:2024-03-12 19:3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及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燃料电池,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及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1、氢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不同于传统热机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在运行中,通过质子交换膜的隔断,氢气和氧气被通入两侧不同的腔体中,同时,燃料电池还需要将反应所产生的热通过单独的水路通道散出。

2、燃料电池配气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将氢气、空气、冷却水进行各自单独输送。现有的配气模块由于存在结构设计缺陷,存在集成度低,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压损大等问题。

3、如公开号为cn11449767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歧管结构,包括电堆端板、安装于电堆端板前壁面的左盒体和右盒体,左盒体设置有三个左通道,三个左通道包括空气进气通道、冷却液流入通道、氢气排出通道,右盒体设置有三个右通道,三个右通道包括氢气进气通道、冷却液流出通道、空气排出通道,电堆端板设置有与各个通道连通的多个端板通口,左通道和右通道均包括呈前后连通的直通流域段、过渡流域段,直通流域段为沿内径相同的直流式通道结构,过渡流域段为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增大的喇叭式通道结构。这样可降低各个通道前端口与端板通口之间的压降,同时有效降低歧管部分压降对系统功率的消耗,进而提高系统效率。该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也无法解决上述记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目的是提高集成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包括用于与引射器总成连接的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用于与背压阀连接的空气出口、用于安装氢气低压温度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冷却水路温压一体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检测空气出口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传感器的第三传感器安装孔,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上设置氢气入口。

3、所述空气出口为圆形。

4、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还包括电堆冷却水出口和水路排气接口,堆冷却水出口和水路排气接口为相对布置,电堆冷却水出口为圆形。

5、所述第三传感器安装孔为螺纹孔。

6、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还包括氢气进口腔、冷却水出口腔、空气出口腔和用于与电堆安装面连接的密封槽结构,氢气进口腔、冷却水出口腔、空气出口腔和密封槽结构为整体式结构。

7、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包括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

9、本实用新型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能将空气流体、氢气流体、冷却液流体合理分布且集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布置。



技术特征:

1.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引射器总成连接的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用于与背压阀连接的空气出口、用于安装氢气低压温度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冷却水路温压一体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检测空气出口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传感器的第三传感器安装孔,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上设置氢气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出口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堆冷却水出口和水路排气接口,堆冷却水出口和水路排气接口为相对布置,电堆冷却水出口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感器安装孔为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进口腔、冷却水出口腔、空气出口腔和用于与电堆安装面连接的密封槽结构,氢气进口腔、冷却水出口腔、空气出口腔和密封槽结构为整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7.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包括用于与引射器总成连接的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用于与背压阀连接的空气出口、用于安装氢气低压温度传感器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冷却水路温压一体传感器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检测空气出口处空气压力的空气压力传感器的第三传感器安装孔,氢气入口法兰安装面上设置氢气入口。本技术的燃料电池电堆配气模块,能将空气流体、氢气流体、冷却液流体合理分布且集成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布置。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

技术研发人员:潘陈兵,徐进,潘立升,陈大华,高冀,魏浩,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瑞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