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4215发布日期:2024-02-20 20:2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电,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


背景技术:

1、光伏建筑一体化指在建筑外围结构的表面安装光伏组件提供电力,同时作为建筑结构的功能部分,取代部分传统建筑结构如屋顶板、瓦、窗户、建筑立面、遮雨棚等,也可以做成光伏多功能建筑组件,实现更多的功能,如bipv与农业结合、与渔业结合、与养殖业结合的等。例如申请号为:202220329665.7的专利,该实用新型中强化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之间的真空腔能够起到隔热和吸音的作用,强化玻璃和透光玻璃共同固定夹紧太阳能电池板,透光玻璃上的波浪形结构聚光凸起相当于凸透镜的作用,能够将太阳光集中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提高发电玻璃的发电效率。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其散热技术存在缺陷,结构过于简单,导致散热效果并不好,从而会影响发电玻璃整体的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包括固定边框和固定在固定边框内的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包括第一透光玻璃、太阳能电池板、第二透光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所述第二透光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之间具有真空腔,所述固定边框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固定边框另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固定边框内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抽风机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进风口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与第一透光玻璃的一端一体成型,第二散热通道与第二透光玻璃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下两端面相接触。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进口一端与所述进风口一侧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出口一端与所述抽风机一侧连通。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的形状大小一致。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呈s形阵列分布。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有防尘网,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进风口活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所述进风口内壁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贯通所述安装板侧壁并与所述定位孔插合连接,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下端贯穿所述安装板后延伸至空腔内并与所述齿轮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齿条有两个,且大小形状一致,相对立安装在所述齿轮外表面两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孔有两个,分别设在进风口的内壁两侧,并与两个所述齿条上的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大小一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边框内设置散热腔,通过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的两面相接触,抽风机启动后产生负压,使冷风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并流通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便于对太阳能电池板的上下两面同时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保证发电玻璃的正常运行。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内设置可拆卸的防尘组件,通过把手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向空腔外移动的同时,带动定位块穿过安装板后插入进风口内壁的定位孔内,便于安装板和防尘网在装入进风口内后进行固定,不仅便于发电玻璃在进行散热的过程中防止灰尘进入,还能定期对防尘组件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包括固定边框(2)和固定在固定边框(2)内的玻璃本体(1),所述玻璃本体(1)包括第一透光玻璃(11)、太阳能电池板(13)、第二透光玻璃(12)和低辐射镀膜玻璃(14),所述第二透光玻璃(12)和低辐射镀膜玻璃(14)之间具有真空腔(3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边框(2)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21),所述固定边框(2)另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2),所述固定边框(2)内位于所述进风口(22)与所述抽风机(21)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进风口(22)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第一散热通道(15)与第一透光玻璃(11)的一端一体成型,第二散热通道(16)与第二透光玻璃(12)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的上下两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的进口一端与所述进风口(22)一侧连通,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的出口一端与所述抽风机(21)一侧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的形状大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15)和第二散热通道(16)呈s形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3)包括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下端固定有防尘网(32),所述安装板(31)与所述进风口(22)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1)内设有空腔(33),所述空腔(33)内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齿轮(331),所述齿轮(331)外表面啮合连接有齿条(332),所述齿条(332)远离所述齿轮(331)的一端固定有定位块(333),所述进风口(22)内壁设有定位孔(221),所述定位块(333)贯通所述安装板(31)侧壁并与所述定位孔(221)插合连接,所述安装板(31)上端设有把手(4),所述把手(4)下端贯穿所述安装板(31)后延伸至空腔(33)内并与所述齿轮(331)的转轴上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32)有两个,且大小形状一致,相对立安装在所述齿轮(331)外表面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21)有两个,分别设在进风口(22)的内壁两侧,并与两个所述齿条(332)上的定位块(333)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333)与定位孔(221)的截面形状为方形,且大小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真空低辐射发电玻璃,包括固定边框和固定在固定边框内的玻璃本体,所述玻璃本体包括第一透光玻璃、太阳能电池板、第二透光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所述第二透光玻璃和低辐射镀膜玻璃之间具有真空腔,所述固定边框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所述固定边框另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固定边框内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抽风机之间设有散热腔,所述进风口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组件,本技术通过在固定边框内设置散热腔,便于产生的冷风气流进入并流通整个散热腔,从而提高对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效率,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防尘组件,不仅能防止灰尘进入,还能定期对防尘组件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周萍,叶松平,朱苏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晶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