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4447发布日期:2024-02-09 12: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1、连接器是用于构成用电器不同部位间电/信号连接的重要配件,连接器可以分为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其中的公端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中的公端端子,公端端子设置有位于其前端处形成有若干或为针状或为片状的电连接部,而壳体上需要设置供这些端子插装入之后对其限位的结构,在面对需要将连接器的体积设置的比较小,且端子需要设置的电连接部数量较多时,由于壳体插接口处的空间有限,会导致限位结构效果较差,或是存在公端连接器加工、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导致成本较高,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保证限位结构效果的基础上,加工、安装难度小的连接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和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的插接口中设置有供若干第一端子穿设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包括有先后设置在插接口中的底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穿设的槽口,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包括有若干第一安装口和位于第一安装口处的卡接凸部,若干所述的第一安装口可供第一端子穿设,所述的第一限位板能够于底部上下滑动,且卡接凸起能够随第一限位板的滑动形成或解除对第一端子的卡接,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电连接部端穿出的第二安装口,且第二限位板与底部之间卡接配合。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通过在壳体的插接口中设置包括底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第一安装部,将底部设置成带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穿设的槽口,在第一端子穿过后,完成初步的限位;之后将第一限位板设置成带有若干第一安装口和位于第一安装口处的卡接凸部,并让第一限位板能够在底部上上下滑动;最后将第二限位板设置成带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电连接部端穿出的第二安装口,并能够与底部之间卡接配合,安装时,让第一端子穿过底部的槽口,完成初步的限位,卡接凸起之后依次装上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最后让第一限位板滑动,使其形成对第一端子的卡接,完成安装,限位结构的效果好,并且多个部件能够分别加工,难度较小,安装也十分方便。

4、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和位于限位槽中的第一引导块,所述的插接口中设置有能够于限位槽中滑动的第二引导块,且第二引导块能够于限位槽中滑动至与第一引导块抵接配合,且第二引导块能够在推顶下形变越过第一引导块。

5、通过进一步设置,在第一限位板上设置限位槽和第一引导块,并在插接口上设置第二引导块,将第二引导块设置成能够于限位槽中滑动至与第一引导块抵接配合,且第二引导块能够在推顶下形变越过第一引导块,在对第一限位板进行操作并促使其滑动时,第二引导块能够形变越过第一引导块,在安装完毕后,两个引导块的抵接配合,能够提供一定的限位效果。

6、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的截面呈相对设置的两个角形,且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均与端子同向延伸设置。

7、通过进一步设置,将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设置成相对设置的两个角形,利用两个角形倾斜的贴合面,在第一引导块受力时能提供引导,而在安完毕后,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之间的抵接配合也能够提供限位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操作部,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有连通至操作部处的操作孔,所述的操作部用于促使第一限位板朝向卡接凸起形成第一端子卡接的方向滑动。

9、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完成第二限位板的卡装后,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连通操作孔来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让第二限位板上下滑动,完成安装。

10、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操作部呈孔状,所述的操作部的部分边沿伸至操作孔的下方处,且所述的操作部与操作孔对准时,所述的卡接凸起与第一端子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11、通过进一步设置,将操作部设置成孔状,在安装完成后,安装孔和操作部是对齐的,不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保证安装完成的稳定性。

12、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底部上设置有卡勾,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勾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板并与第二限位板的卡口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13、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底部设置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板并与第二限位板的卡口之间形成卡接配合的卡勾,由卡勾与卡口的配合形成底部和第二限位板的卡接配合,方便安装。

14、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和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的第二安装部包括有座部和卡装块,所述的座部可供第二端子插装至电连接部端伸出,所述的卡装块卡装在座部上,且卡装块和座部配合能够形成对第二端子的卡接定位。

15、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壳体的插接口处额外的设置第二安装部和若干第二端子,能够设置不同类型的端子,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座部和卡装块,利用座部供第二端子插装,形成初步的限位,再让卡装块卡装在座部上,配合座部形成对第二端子的卡接定,方便安装。

16、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座部上设置有若干相邻设置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相邻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设置有弹性摆动的摆边,所述的第二端子插装在第一插槽中,所述的卡装块上设置有若干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能够伸至第二插槽中并能够推顶摆边使其抵紧在卡装块上。

17、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座部上设置相邻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在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设置弹性摆动的摆边,将第二端子插装到第一插槽中形成初步限位时,通过摆边的变动方便第二端子穿过,之后,将卡装块安装在座部上,使其延伸部伸入第二插槽中,推顶摆边使其抵紧在卡装块上,完成第二端子的定位,效果稳定、安装方便。

18、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设置有密封平垫,所述的密封平垫设置在壳体远离插接口的一端处。

19、通过进一步设置,在壳体对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位置都设置密封平垫,由密封平垫提供调整间距和密封的效果,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20、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有护壳,所述的护壳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用于构成护壳和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21、通过进一步设置,额外的设置护壳,能够额外的构成对连接孔和线束子线的遮挡,起到防护的效果,保证产品使用的稳定性,并且将护壳设置成和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和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口中设置有供若干第一端子穿设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的第一安装部包括有先后设置在插接口中的底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的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穿设的槽口,所述的第一限位板包括有若干第一安装口和位于第一安装口处的卡接凸部,若干所述的第一安装口可供第一端子穿设,所述的第一限位板能够于底部上下滑动,且卡接凸起能够随第一限位板的滑动形成或解除对第一端子的卡接,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电连接部端穿出的第二安装口,且第二限位板与底部之间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槽和位于限位槽中的第一引导块,所述的插接口中设置有能够于限位槽中滑动的第二引导块,且第二引导块能够于限位槽中滑动至与第一引导块抵接配合,且第二引导块能够在推顶下形变越过第一引导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的截面呈相对设置的两个角形,且第一引导块和第二引导块均与端子同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操作部,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有连通至操作部处的操作孔,所述的操作部用于促使第一限位板朝向卡接凸起形成第一端子卡接的方向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部呈孔状,所述的操作部的部分边沿伸至操作孔的下方处,且所述的操作部与操作孔对准时,所述的卡接凸起与第一端子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上设置有卡勾,所述的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勾能够穿过第一限位板并与第二限位板的卡口之间形成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部和若干第二端子,所述的第二安装部包括有座部和卡装块,所述的座部可供第二端子插装至电连接部端伸出,所述的卡装块卡装在座部上,且卡装块和座部配合能够形成对第二端子的卡接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部上设置有若干相邻设置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相邻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之间设置有弹性摆动的摆边,所述的第二端子插装在第一插槽中,所述的卡装块上设置有若干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能够伸至第二插槽中并能够推顶摆边使其抵紧在卡装块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对应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均设置有密封平垫,所述的密封平垫设置在壳体远离插接口的一端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8或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护壳,所述的护壳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的卡接部用于构成护壳和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有壳体和若干第一端子,壳体上设置有插接口,插接口中设置有供若干第一端子穿设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包括有先后设置在插接口中的底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底部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穿设的槽口,第一限位板包括有若干第一安装口和位于第一安装口处的卡接凸部,若干第一安装口可供第一端子穿设,第一限位板能够于底部上下滑动,且卡接凸起能够随第一限位板的滑动形成或解除对第一端子的卡接,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若干供第一端子电连接部端穿出的第二安装口,且第二限位板与底部之间卡接配合。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保证限位结构效果的基础上,成本较低、加工难度小的连接器。

技术研发人员:赖海潮,罗淑芳,赵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奥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8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