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5679发布日期:2024-04-18 17:1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及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是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大多产品在做10ka分断时容易出现隔弧板被气压冲击脱落原本位置,导致其保护的导磁片跑出来造成产品静触头与引弧板短路,从而导致产品分断失败。具体地,小型断路器在做6ka及6ka以上的分断试验时,由于隔弧板多为产气材料,产生的大量气体及高气压容易冲击隔弧板,使其脱离原本位置,从而干扰产品试验,使试验失败,尤其是10ka分断试验为重,针对上述缺陷,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及断路器,提出一种断路器外壳与隔弧板的固定结构,解决了隔弧板和导磁片易出现位置脱离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导磁板和隔弧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倒扣,所述隔弧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和倒扣槽,所述导磁板和隔弧板堆叠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过盈配合,所述倒扣卡入所述倒扣槽中。

3、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隔弧板端面上设置有凸台。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凸台设置有若干组。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隔弧板与所述导磁板的接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导磁板外缘相抵。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定位柱外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凸棱。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凸棱设置有三组。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壳体中设置有隔弧板安装区,所述隔弧板安装区处设置有定位壁,所述定位壁与所述隔弧板相接触。

9、一种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两组上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断路器中的静触头与凸台相抵。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断路器中的引弧片与隔弧板相抵。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柱的过盈安装以及倒扣的设置,实现了对隔弧板的基础固定,然后通过设置能够与静触头相抵的凸台,并利用引弧片进行辅助固定,使断路器中的静触头和引弧片对隔弧板实现了进一步地固定,使隔弧板和导磁板安装后的牢固度更强,避免在分断时大量气体产生的较高气压和冲击的作用下脱离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磁板(201)和隔弧板(202),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103)和倒扣(104),所述隔弧板(202)上设置有定位孔(205)和倒扣槽(204),所述导磁板(201)和隔弧板(202)堆叠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定位孔(205)与所述定位柱(103)过盈配合,所述倒扣(104)卡入所述倒扣槽(20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202)端面上设置有凸台(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03)设置有若干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202)与所述导磁板(201)的接触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06),所述限位凸起(206)与所述导磁板(201)外缘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03)外表面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凸棱(1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105)设置有三组。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隔弧板安装区(106),所述隔弧板安装区(106)处设置有定位壁,所述定位壁与所述隔弧板(202)相接触。

8.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包括两组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中的静触头(107)与凸台(203)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中的引弧片(108)与隔弧板(202)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及断路器,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断路器的隔弧板固定结构包括壳体、导磁板和隔弧板,壳体上设置有定位柱和倒扣,隔弧板上设置有定位孔和倒扣槽,导磁板和隔弧板堆叠安装在壳体上,定位孔与定位柱过盈配合,倒扣卡入倒扣槽中。通过定位柱的过盈安装以及倒扣的设置,实现了对隔弧板的基础固定,然后通过设置能够与静触头相抵的凸台,并利用引弧片进行辅助固定,使断路器中的静触头和引弧片对隔弧板实现了进一步地固定,使隔弧板和导磁板安装后的牢固度更强,避免在分断时大量气体产生的较高气压和冲击的作用下脱离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淦云建,徐远诏,叶剑灿,林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创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