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4347发布日期:2024-03-25 19:02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储能电池或动力电池中,通常电极组件的电能通过顶盖板组件上的极柱向用电设备输送,现有方形电池的顶盖板与极柱之间通常为注塑件固定连接,即将顶盖板的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和密封圈装配后,放在注塑模具内进行注塑后形成一体的顶盖板组件。

2、参见图1,现有技术一种电池,其极柱101包括柱身111和底座112,底座112自柱身111的外周壁向外凸出,顶盖板10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正负极柱101的两个极柱通孔102,柱身111可穿过极柱通孔102,从而实现极柱101与顶盖板103的装配,另外,在底座112与顶盖板103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104,极柱101与顶盖板103之间注塑有上塑胶件105,从而将各部件固定形成一体式结构。但是,现有的上述结构,上塑胶件105只对正负极柱101受向上的力时实现支撑固定,而当极柱101受向下的力时,由于密封圈104的弹性变形量较大,极柱101和上塑胶件105存在由于位移而松脱的风险。

3、另外,现有的密封圈的内圈和外圈均为平整面,在注塑形成注塑固定件时,液态的注塑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密封圈的阻挡,只能停留在密封圈的上方,这样顶盖板与极柱之间只有一面有固定支撑连接,导致极柱的稳固性较差,容易出现与顶盖松脱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极柱与顶盖连接稳定性的顶盖板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顶盖板组件的电池。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设备。

4、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板,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通孔;极柱,极柱包括柱身和底座,底座位于柱身的底端并自柱身的外周壁向外凸出,柱身穿过所述极柱通孔;电池密封圈,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柱身外,在竖直方向上,电池密封圈被挤压在顶盖板与底座之间;注塑固定件,顶盖板、极柱以及电池密封圈通过注塑固定件固定连接;柱身上开设有注塑凹槽,注塑凹槽自柱身的外周壁向内凹陷;电池密封圈上开设有连通槽,极柱通孔的内周壁与柱身之间形成连通间隙;注塑材料自顶盖板的上方,经过连通间隙和连通槽流入顶盖板的下方,且部分注塑材料填充在注塑凹槽内,注塑材料固化后形成注塑固定件。

5、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柱身的周壁上开设注塑凹槽,在将电池密封圈、顶盖板和极柱等部件装配好进行注塑时,部分注塑材料会填充在注塑凹槽内,这样可以实现注塑固定件对极柱的双向固定,使极柱不易与顶盖板松脱。另外,通过在电池密封圈上开设连通槽,注塑时,部分注塑液体位于顶盖板的上方,还有部分注塑液体通过连通间隙和连通槽流动到顶盖板的下方,注塑材料固化后的注塑固定件在顶盖板的上下两侧与顶盖板紧密结合,实现顶盖板与极柱之间的双方向固定,从而提高极柱与顶盖连接稳定性,使极柱不易与顶盖板松脱。

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注塑凹槽沿着柱身的周向延伸。和/或注塑凹槽位于柱身的中部,注塑凹槽的高度为柱身的高度的1/3。

7、由此可见,这样既可以保证注塑材料凝固后形成的注塑固定件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又不会影响柱身由于开设注塑凹槽后在上下方向受力的结构强度。

8、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极柱、电池密封圈和注塑固定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极柱、电池密封圈和注塑固定件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个极柱的底座的边缘设置有切角。

9、由此可见,通过在其中一个极柱的底座设置切角,以便于区分电极的极性。

10、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顶盖板上还设有环状的顶盖板凹槽,顶盖板凹槽自顶盖板的上表面向下凹陷,顶盖板凹槽靠近极柱通孔且环绕在极柱通孔外,部分注塑材料可填充在顶盖板凹槽内。

11、由此可见,固化在顶盖板凹槽内的注塑材料能够提高顶盖板和极柱在径向上的连接稳定性。

12、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注塑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多个注塑凹槽沿着柱身的周向布置;或者多个注塑凹槽沿着柱身的高度方向布置。

13、由此可见,多个注塑凹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极柱与注塑固定件之间的结合强度。

14、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底座上远离柱身的底壁为粗糙面;顶盖板组件还包括转接片,转接片与极柱的粗糙面通过激光焊接固定。

15、由此可见,极柱上底座的底面为粗糙面,极柱与转接片焊接时,通过粗糙面吸收焊接时的激光能量,减小激光焊接功率,降低生产成本。

16、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通槽包括相互连通的注塑材料进液段和注塑材料结合段;注塑材料进液段的进液口与连通间隙连通;注塑材料结合段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电池密封圈并与顶盖板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或者注塑材料结合段自电池密封圈朝向顶盖板的侧壁向下凹陷,注塑材料结合段与顶盖板在厚度方向上相对设置。

1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连通槽自电池密封圈的内周壁朝向电池密封圈的外周壁的方向延伸,注塑材料进液段和注塑材料结合段沿着电池密封圈的环宽方向布置。

18、由此可见,可以简化连通槽的结构,进而简化电池密封圈的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19、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顶盖板组件。

20、为实现上述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的电池。



技术特征:

1.顶盖板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9.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顶盖板组件。

10.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顶盖板组件、电池和用电设备,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板、极柱、电池密封圈和注塑固定件,极柱包括柱身和底座,底座位于柱身的底端并自柱身的外周壁向外凸出,电池密封圈套设在柱身外,在竖直方向上,电池密封圈被挤压在顶盖板与底座之间,顶盖板、极柱以及电池密封圈通过注塑固定件固定连接;柱身上开设有注塑凹槽,注塑凹槽自柱身的外周壁向内凹陷;电池密封圈上开设有连通槽,极柱通孔的内周壁与柱身之间形成连通间隙;注塑材料自顶盖板的上方,经过连通间隙和连通槽流入顶盖板的下方,且部分注塑材料填充在注塑凹槽内,注塑材料固化后形成注塑固定件。该顶盖板组件能够提高极柱与顶盖连接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钦,李永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科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