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4453发布日期:2024-03-28 18:4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用电缆。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的能源补给设施“充电桩”,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在商场、居民停车场、公共楼宇等地方,设置合理的充电桩,将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增长,刺激下沉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能源节能。其中,充电桩电缆是传输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的血管,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便利畅行的重要后勤部分。由于充电桩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弯曲、拖拉,因此需要具备耐刮、耐磨、耐水、耐酸碱、抗拉、产品柔软等特性。

2、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电缆的信号或控制线芯多为直接与动力线芯成缆,或对绞后再与动力线芯一起成缆,由于信号或控制线芯截面与动力线芯相差较大,在反复弯曲时,信号或控制线芯将承受一定的拉力,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用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电缆的结构强度较差易出现断芯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用电缆,包括:导体组件,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导体绞合,控制线芯导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屏蔽层、第一填充部及第一线芯,第一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和与第一导体绞合的第一芳纶纤维;铠装层,套设在导体组件外;第二填充部,填充在铠装层内除导体组件所占据空间的剩余空间;保护层,套设在铠装层外;第一绝缘层,位于铠装层和保护层之间。

3、进一步地,第一线芯还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一导体和第一芳纶纤维均位于第二绝缘层内;其中,第一导体为多根,第一芳纶纤维为多根。

4、进一步地,保护层由尼龙材质制成;和/或,保护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0.8mm。

5、进一步地,充电桩用电缆还包括第二芳纶纤维,第二芳纶纤维穿设在导体组件和铠装层之间;和/或,第二芳纶纤维穿设在相邻的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之间;和/或,动力线芯导体为多个,第二芳纶纤维穿设在相邻的两个动力线芯导体之间;和/或,控制线芯导体为多个,第二芳纶纤维穿设在相邻的两个控制线芯导体之间。

6、进一步地,第一绝缘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7、进一步地,动力线芯导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绝缘层和第二线芯,第二线芯包括第二导体和与第二导体绞合的第三芳纶纤维。

8、进一步地,第一芳纶纤维为芳纶1414纤维;和/或,第三芳纶纤维为芳纶1414纤维。

9、进一步地,第二绝缘层和/或第三绝缘层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10、进一步地,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于铠装层的厚度;和/或,第一绝缘层的厚度大于保护层的厚度。

11、进一步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大于屏蔽层的厚度。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内至外,充电桩用电缆包括依次设置的导体组件、第二填充部、铠装层、第一绝缘层及保护层,导体组件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导体绞合,控制线芯导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屏蔽层、第一填充部及第一线芯,第一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和与第一导体绞合的第一芳纶纤维。这样,由于在第一线芯内绞合第一芳纶纤维,且第一芳纶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大于28克/旦),是优质钢材的5~6倍,第一芳纶纤维的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生命周期长,使导体组件具备了材质柔软、机械强度高等优点,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电缆的结构强度较差易出现断芯的问题。同时,控制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导体绞合后设置铠装层,且控制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导体之间挤压填充第二填充部,进而保证充电桩用电缆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弯曲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23)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50)由尼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用电缆还包括第二芳纶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60)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芯导体(10)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三绝缘层(11)和第二线芯(12),所述第二线芯(12)包括第二导体(121)和与所述第二导体(121)绞合的第三芳纶纤维(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芳纶纤维(232)为芳纶1414纤维;和/或,所述第三芳纶纤维(122)为芳纶1414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33)和/或所述第三绝缘层(11)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60)的厚度大于所述铠装层(30)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绝缘层(60)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层(50)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233)的厚度大于所述屏蔽层(21)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用电缆。充电桩用电缆包括:导体组件,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导体与动力线芯导体绞合,控制线芯导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屏蔽层、第一填充部及第一线芯,第一线芯包括第一导体和与第一导体绞合的第一芳纶纤维;铠装层,套设在导体组件外;第二填充部,填充在铠装层内除导体组件所占据空间的剩余空间;保护层,套设在铠装层外;第一绝缘层,位于铠装层和保护层之间。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电缆的结构强度较差易出现断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涛,王敏,李俊超,陶瑞祥,江亚朔,曹倩,殷浩翔,李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