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4347发布日期:2024-05-11 00:03阅读:7来源:国知局
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高循环和高工作温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车用动力电池等领域。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消费者迫切需要一种高能量密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升和使用寿命延长的需求。锂离子电池相关要求为,标准循环寿命为1c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90%,或1c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0%。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循环的过程中持续的界面副反应,会引起电解液消耗,导致内阻增加,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导致循环寿命减少,甚至导致热失控等安全问题。因此为保证循环过程中电芯内始终有足够的电解液,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减少热失控等危险的发生,我们提出一种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

2、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保证循环过程中电芯内始终有足够的电解液,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减少热失控等危险的发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4、电池外壳,其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

5、芯包,其容纳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芯包内设有电解液;

6、绝缘面板,其紧贴所述芯包的至少一个表面;

7、绝缘介质层,其设于所述绝缘面板和电池外壳之间;

8、弹片,其穿设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中且被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

9、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芯包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用于隔离正负极片的隔离膜。

10、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正极片包括箔材、箔材上的涂层以及用于连接正极耳的留白区,所述负极片包括箔材、箔材上的涂层以及用于连接负极耳的留白区。

1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芯包为长方体结构。

1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绝缘面板紧贴所述芯包的四个长方形的侧表面。

1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绝缘面板的尺寸与其紧贴的芯包的表面尺寸一致。

1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孔隙率大于10%。

1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绝缘介质层厚度为0.001mm-10mm。

1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所述弹片为波浪形结构。

17、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电池为对称结构。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锂离子电池的芯包表面的绝缘介质层,能够储存、吸收和释放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循环中,由于极片厚度发生变化和电解液分解产气导致的芯包膨胀引起电芯厚度变化,芯包厚度变化时,可挤压紧贴芯包表面的绝缘面板,绝缘面板在背离芯包方向上挤压绝缘介质层,绝缘介质层释放电解液给芯包,补充用于形成se i膜和充放电循环的过程中持续的界面副反应引起电解液的消耗,同时降低内阻,从而延长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减少热失控等安全问题的发生。同时,绝缘面板在背离芯包方向上挤压绝缘介质层,绝缘介质层释放电解液给芯包,同时绝缘面板和弹片的简易组装可模拟电芯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减少正负极片间、极片与隔膜间的接触电阻。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用于隔离正负极片的隔离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包括箔材、箔材上的涂层以及用于连接正极耳的留白区,所述负极片包括箔材、箔材上的涂层以及用于连接负极耳的留白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为长方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面板紧贴所述芯包的四个长方形的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面板的尺寸与其紧贴的芯包的表面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孔隙率大于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厚度为0.001mm-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波浪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锂离子电池为对称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池外壳,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正极耳和负极耳;芯包,其容纳于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芯包内设有电解液;绝缘面板,其紧贴所述芯包的至少一个表面;绝缘介质层,其设于所述绝缘面板和电池外壳之间;弹片,其穿设于所述绝缘介质层中且被所述绝缘介质层包裹。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长且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闫小舍,周永涛,杨允杰,汪勇,郭红祥,赖一铭,张梓豪,张文齐,陈心,韩郑旭,郭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