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4383发布日期:2024-05-11 00:0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裁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弯裁切机构。


背景技术:

1、在连接器生产过程中,对于端子需要弯折至预定角度。传统方法为采用人工手动弯折导电端子。但是,采用人工手动弯折一次只能弯折一根导电端子,效率非常低;人工手动弯折的精度难以保证,极易出现弯折位置存在较大误差,降低了导电端子的弯折精度,进而导致弯折之后的导电端子难以正确地安装到电路板上;此外,在人工弯折时,工人需要借助钳子等工具来夹持住导电端子,这会在导电端子的表面上形成刮痕,降低了导电端子的质量。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种端子弯折装置以实现端子的机器弯折,如中国专利cn201610429035.6公开的端子弯折装置和端子弯折设备,通过直线致动器(汽缸或液压缸)驱动滑块在机架上滑动并推动折弯工具转动,完成弯折;又如中国专利cn201510496501.8公开的一种端子折弯装置,通过冲压模和定位模的配合完成端子的折弯。但是如上的折弯机结构均是用于确定的折弯形状,而无法对于多产品的折弯进行适当的折弯角度的调整。

3、一些较大型的折弯机可对折弯角度进行调整,但目前的折弯机中均是通过单独的调整气缸控制各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使得折弯机整体结构复杂、调整繁琐,且气缸控制精度相对较低,需要反复调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其一而提供一种折弯裁切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气缸对折弯角度进行调整具有操作复杂、精度较低、效率低下的缺陷,通过采用楔形块及配套的调整尺实现了快速、高精度的调整,并且还可降低结构繁复程度。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包括压板、底座、下模、上模、楔形块和调整尺;

4、所述的压板设置于底座上方,所述的下模设置于底座上;

5、所述的压板开设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的楔形块活动装配于通孔内,所述的上模连接于楔形块下方;

6、所述的调整尺包括抵接杆、螺杆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装配于压板侧面,所述的螺杆螺纹配合于固定环内;所述的抵接杆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与楔形块的斜面相抵接。

7、优选地,所述的上模为折弯头,所述的下模为折弯块。

8、优选地,所述的压板通过气缸驱动下压,压板连接于气缸输出端。

9、优选地,所述的气缸的输出端与压板之间还设置有匀力板。匀力板用于均匀压板受到的作用力,促使压板能够均匀下压。

10、优选地,所述的匀力板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有外导向柱。在气缸作用下,匀力板下压,外导向柱对匀力板进行导向,以对整体的下压起到初定位作用。

11、优选地,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底座之间设有内导向柱。在气缸作用下,压板跟随匀力板下压,内导向柱对压板进行导向,以对压板的下压起到精定位作用。

12、优选地,所述的调整尺还包括调整旋钮,所述的调整旋钮设置于螺杆的侧面并与螺杆螺纹配合。通过旋转调整旋钮即可快速驱动螺杆的旋转,进而实现后续步骤。

13、优选地,所述的抵接杆设有槽体,所述的压板上于槽体处设有直径小于槽体长度的限位柱。抵接杆在驱动下发生前后伸缩运动,使限位柱与槽体具有相对运动,进而抵接杆的可动范围实际为槽体长度与限位柱直径的差值,形成运动限位。

14、优选地,上模、楔形块和调整尺根据待折弯工件的折弯数设置。每一组上模、楔形块和调整尺单独控制工件折弯处的折弯角度,具有更好的柔性。

15、优选地,所述的折弯裁切机构还包括冲切头,所述的冲切头设置于上模的下游。冲切头用于将折弯完成的工件条冲切为单个工件,冲切头采用常规的气缸配合冲切刀即可实现。

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17、通过螺杆在固定环内的旋转,可推动或回拉抵接杆使抵接杆发生伸缩运动,进而与抵接杆端面构成抵接的楔形块会在作用力下发生竖直方向的运动,与楔形块连接的上模跟随运动完成高度的调节。进而在压板的下压距离不变时,即可对单个折弯处的上模压入距离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折弯角度的调节。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楔形块与调整尺的配合替代传统使用的气缸,并可基于螺纹配合进行调整,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精度高、具有自锁功能的优点。能够有效替代调整气缸的使用,降低折弯机整体的结构复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板(1)、底座(2)、下模(3)、上模(4)、楔形块(5)和调整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4)为折弯头,所述的下模(3)为折弯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1)通过气缸驱动下压,压板(1)连接于气缸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的输出端与压板(1)之间还设置有匀力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力板与所述的底座(2)之间设有外导向柱(7)。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1)与所述的底座(2)之间设有内导向柱(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尺(6)还包括调整旋钮(64),所述的调整旋钮(64)设置于螺杆(62)的侧面并与螺杆(62)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接杆(61)设有槽体,所述的压板(1)上于槽体处设有直径小于槽体长度的限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模(4)、楔形块(5)和调整尺(6)根据待折弯工件的折弯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裁切机构还包括冲切头(9),所述的冲切头(9)设置于上模(4)的下游。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弯裁切机构,包括压板、底座、下模、上模、楔形块和调整尺;所述的压板设置于底座上方,所述的下模设置于底座上;所述的压板开设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的楔形块活动装配于通孔内,所述的上模连接于楔形块下方;所述的调整尺包括抵接杆、螺杆和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装配于压板侧面,所述的螺杆螺纹配合于固定环内;所述的抵接杆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与楔形块的斜面相抵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气缸对折弯角度进行调整具有操作复杂、精度较低、效率低下的缺陷,通过采用楔形块及配套的调整尺实现了快速、高精度的调整,并且还可降低结构繁复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王晓峰,黄煦平,陆凯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波福连接器系统(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