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及多电源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06674发布日期:2024-05-28 19:2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及多电源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及多电源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配电台区数字化、精益化管理要求的日益提升,低压智能断路器逐步开始大规模应用。低压智能断路器将一次、二次单元融合为一体,除具备传统的机械单元外,还具备电子电路,完成数字采集、测量、保护、通信、存储、显示功能,并驱动电子脱扣器、电操机构实现断路器分合闸。

2、现有技术中,在安装断路器的时候一般将断路器由安装架两侧套置于安装架上,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接线且不便于断路器的固定,同时断路器电子电路的电源供电不能够实现不同场景的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能解决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接线且不便于断路器固定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断路器壳体、安装于断路器壳体一侧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于夹持件一侧的拆卸件,所述夹持件与拆卸件配合使用,所述断路器壳体与夹持件配合使用。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四个固定螺丝,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接线槽,所述固定螺丝与接线槽一一对应,且固定螺丝与接线槽配合使用。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板,所述断路器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且两个滑槽中线对称,两个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棘齿板,且棘齿板固定于断路器壳体的一侧。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设置于断路器壳体一侧的下夹板、固定于下夹板一侧的滑块以及设置于下夹板一侧的卡板,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且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卡板转动于固定轴的外圈,所述固定轴与卡板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卡板与棘齿板相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拆卸件包括开设于一个滑块的通孔、滑动于通孔的移动板、固定于移动板一端的推块以及设置于滑块一侧的弹簧,所述推块的一侧开设有滑孔,所述移动板与卡板配合使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块的一侧和推块的一侧,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且滑杆与滑孔滑动配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件与拆卸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断路器壳体的快速安装,且在安装断路器壳体的时候可以先对断路器进行接线再进行对断路器壳体的安装,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能够极大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电源切换系统,其能解决断路器壳体电子电路的电源供电不能够实现不同场景的供电的问题。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电源切换系统,其包括工作系统,所述工作系统包括开关电源供电模块、电流感应供电模块、超级电容供电模块、多电源汇集模块以及电子负载系统,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和电流感应供电模块均与断路器壳体相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电源切换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电流感应供电模块、超级电容供电模块、电子负载系统均与多电源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电子负载系统与电源负载控制模块相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电源切换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与超级电容供电模块并联,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串联的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与电流感应供电模块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开关电源供电模块、电流感应供电模块和超级电容供电模块三种模块相结合的方式,正常供电由开关电源供电模块供电,可保证88v~276v宽范围相电压供电,出现电压低于88v或开关电源故障时,可由电流感应供电模块和超级电容供电模块短时供电,电网掉电时由超级电容供电模块短时供电,软件程序检测三种供电状态并智能分配控制功能,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供电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101)的一侧安装有开关(101a),所述断路器壳体(101)的一侧安装有四个固定螺丝(101b),所述断路器壳体(101)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接线槽(101c),所述固定螺丝(101b)与接线槽(101c)一一对应,且固定螺丝(101b)与接线槽(101c)配合使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壳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夹板(101d),所述断路器壳体(10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101e),且两个滑槽(101e)中线对称,两个所述滑槽(101e)之间设置有棘齿板(101f),且棘齿板(101f)固定于断路器壳体(101)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102)包括设置于断路器壳体(101)一侧的下夹板(102a)、固定于下夹板(102a)一侧的滑块(102b)以及设置于下夹板(102a)一侧的卡板(102e),所述滑块(102b)与滑槽(101e)滑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02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02c),且两个固定块(102c)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2d),所述卡板(102e)转动于固定轴(102d)的外圈,所述固定轴(102d)与卡板(102e)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卡板(102e)与棘齿板(101f)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件(103)包括开设于一个滑块(102b)的通孔(103a)、滑动于通孔(103a)的移动板(103b)、固定于移动板(103b)一端的推块(103c)以及设置于滑块(102b)一侧的弹簧(103e),所述推块(103c)的一侧开设有滑孔(103d),所述移动板(103b)与卡板(102e)配合使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03e)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滑块(102b)的一侧和推块(103c)的一侧,所述滑块(102b)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03f),且滑杆(103f)与滑孔(103d)滑动配合。

8.一种多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201)、电流感应供电模块(202)、超级电容供电模块(203)、电子负载系统(205)均与多电源汇集模块(204)相连接,所述电子负载系统(205)与电源负载控制模块(206)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电源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201)与超级电容供电模块(203)并联,所述开关电源供电模块(201)串联的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与电流感应供电模块(202)串联的肖特基二极管并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断路器壳体及多电源切换系统,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断路器壳体、安装于断路器壳体一侧的夹持件以及设置于夹持件一侧的拆卸件,所述夹持件与拆卸件配合使用,所述断路器壳体与夹持件配合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夹持件与拆卸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对断路器壳体的快速安装,且在安装断路器壳体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接线再进行对断路器壳体的安装,方便了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通过采用开关电源供电模块、电流感应供电模块和超级电容供电模块三种模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供电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杨捷,李沛霖,成冰,罗焘,李嘉勋,方海凤,杜楠,潘雅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230911
技术公布日:2024/5/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